收下李清风与帕罗蒂这两位背景非凡、天赋绝佳的弟子后,陶杨并未急于传授具体的招式或秘法。
他深知,对于李清风这样年仅二十便已达融灵境四重天的蜀山剑派圣子,以及帕罗蒂这样十九岁便至融灵境二重天巅峰的圣光教廷圣女而言,他们早已掌握了各自传承中的精妙技巧。常规的教导,或许能让他们在原有道路上精进,却难以助他们突破固有的框架,触摸到力量本质的更高层次。
身为悟道境一重天巅峰的强者,陶杨的眼界和对“道”的理解,已然超脱了招式的范畴。他决定采用一种更为直接、也更富冲击力的方式,为这两位天之骄子打开一扇通往全新天地的大门。这第一课,便是“洞察”与“叩问”,旨在让他们认清自身与真正高深境界的差距,从而激发其向道之心。
第一周:洞察与叩问——高山仰止
昆仑后山,试剑崖。此地终年剑气缭绕,是上古剑修遗留的悟剑之地,寻常弟子难以久留。然而,对于身负蜀山正统剑道传承、修为已达融灵境四重天的李清风而言,此地的残存剑意反而能激发他的斗志。
他身影如风,剑光如龙,将蜀山剑典中的精妙招式演绎得淋漓尽致。融灵境的灵力澎湃涌动,附着于剑身,每一剑挥出,都在坚硬的崖壁上留下深逾尺许的剑痕,石屑纷飞,气势惊人。他自信,即便面对宫藏境初期的修士,凭借手中之剑与纯粹剑意,也有一战之力。
然而,当他将气势攀升至顶峰,剑意锁定了始终静立崖边、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的陶杨时,异变陡生。陶杨甚至未曾回头,只是目光看似随意地一扫,李清风便感觉周身空间瞬间变得粘稠无比,仿佛陷入了无形的琥珀之中,他那迅疾如电的剑速骤然变得迟缓,如同逆水行舟。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凝聚的剑意竟有种无处着力的虚脱感,仿佛对方只是一个不存在的幻影。
紧接着,陶杨看似随意地向前迈出一步。这一步,并非简单的位移,他的身形在李天清眼前骤然模糊,仿佛融入了周遭的光线与空气之中。下一刻,陶杨的身影已然出现在了他侧后方三丈之外,负手而立,气息缥缈。
“这……这是空间之力?不,不仅仅是空间,还有一种……更本质的运用!”李清风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全力催动的灵识,竟然完全无法捕捉陶杨移动的轨迹!这种手段,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对“身法”的理解范畴。
陶杨平静的声音此时响起,如同清泉流石,却字字敲打在李清风的心头:“融灵之境,于体内开辟灵泉,灵力化液,滋养神魂肉身,算是真正踏入了修行之门,可称登堂入室。清风,你的剑意纯粹,根基扎实,蜀山将你培养得很好。”
先扬后抑,陶杨话锋一转:“然,你的剑,仍过于拘泥于‘形’与‘力’。你可见过宫藏境修士?他们于五脏开辟秘境,蕴养自身大道之基,一举一动皆蕴含秘境之力,你的剑,可能斩断其与秘境的本源联系?你可想过通天境强者?他们以自身为阶梯,初步沟通天地法则,法则护体,万法难侵,你的剑,可能破开那法则之盾?”
这一连串的叩问,如同冷水浇头,让李清风瞬间从之前的自信中清醒过来,冷汗涔涔而下。他原本以为,自己与师尊的差距或许很大,但至少能看到背影。如今才明白,这差距乃是云泥之别,是境界上的本质鸿沟!师尊眼中的剑道,早已超越了招式的精妙和灵力的强弱,直达“规则”与“本源”的层面。
“弟子……弟子愚钝!”李清风收剑而立,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内心的震撼与羞愧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渴求与坚定,“请师尊指点迷津!” 他眼中的骄傲彻底敛去,化为了对更高境界的无限向往和对陶杨深不可测实力的由衷敬佩。
与此同时,学院深处那处由陶杨亲手布置、凝聚了磅礴生机的“生命花园”内,则是另一番景象。奇花异草繁盛,灵泉潺潺,受伤的灵兽在此安宁休憩。
帕罗蒂身穿洁白的圣女袍,金发如阳光般耀眼。她伸出纤手,口中吟唱着空灵缥缈的《圣灵长生歌诀》(教廷内部称为《圣光赞美诗》)。柔和而圣洁的光辉自她手中流淌而出,如同温暖的潮水,笼罩住一只前肢受伤的雪玉灵狐。光芒所过之处,伤口处的焦黑迅速褪去,新的肉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灵狐发出舒适的呜咽声。
她的治愈能力堪称神迹,对生命力量的亲和与掌控,让她在教廷内被誉为百年不遇的天才。然而,陶杨的考验却刚刚开始。
只见陶杨屈指一弹,一缕极其细微、却蕴含着某种“规则性破坏”意味的灰败气息,悄然融入灵狐即将愈合的伤口。顿时,帕罗蒂感受到,自己的圣光仿佛遇到了某种无形的阻碍,治愈效果大打折扣,那伤口处似乎留下了一种难以驱散的“道伤”印记。
“这……这是?”帕罗蒂俏脸上浮现出错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