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杨并未停止,他又模拟出数种属性迥异、相互冲突的“能量毒素”,如同彩色的烟雾,试图侵入花园中另一株生机盎然的灵植。灵植的叶片迅速枯萎、卷曲,呈现出中毒的迹象。
“帕罗蒂,”陶杨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融灵境的治愈,重在恢复物质的‘形态’与能量的‘气机’,这已是凡俗眼中的神术。但真正的强者交锋,创伤往往直指神魂本源,涉及大道根基。你的生命之力,可能滋养受损濒临消散的神魂?可能弥合道基上出现的裂痕?若面对通天境强者布下的、蕴含法则之力的诅咒或侵蚀,你的圣光,能否像驱散黑暗一样,将其彻底净化?”
帕罗蒂碧蓝色的眼眸中充满了震撼与思索。她一直以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治愈伤痛,播撒光明。但陶杨的话,为她揭示了一个更为复杂、也更为残酷的世界。在更高层次的力量面前,单纯的、被动的治愈,或许远远不够。
“师尊的意思是……弟子不仅需要治愈已发生的伤害,更需要拥有……预防伤害、甚至对抗伤害源头的力量?”她轻声问道,内心仿佛有一扇新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慈悲,需有智慧引领,更需有力量护持。”陶杨颔首,“否则,慈悲有时亦会成为纵容,甚至导致更大的悲剧。你需要思考,如何让你的生命力量,变得更具‘韧性’、‘排异性’,乃至……在必要时的‘净化力’。”
帕罗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意识到,追随陶杨,意味着她将踏上一条超越教廷传统教导的、充满挑战却又无限宽广的道路。这条道路,要求她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二周:创法于道——量身铸就的通天路
经过一周的仔细观察和心灵叩问,陶杨对两位弟子的特质、潜力乃至心性弱点都已了然于胸。月圆之夜,他带着二人登上了昆仑山最高、最接近天穹的“接天台”。此处云海翻腾于脚下,星辰仿佛触手可及,天地间的各种法则痕迹也尤为清晰活跃。
陶杨面向李清风,神色肃穆:“清风,你心唯剑,意求破极。然剑之道,至高深处,当超脱有形之剑的束缚,化意为刃,融天地法则于无形。今日,我引大道为炉,法则为材,为你铸就此剑诀之基。”
言毕,陶杨闭上双目,周身气息变得空灵而浩瀚。他并未动用自身磅礴的灵力,而是纯粹以那悟道境的神念为引,如同最高明的琴师拨动琴弦般,轻轻触动着接天台上空游离的天地法则碎片,凝聚法则之后,他眉心飞出一道残剑光影,这是他平定昆仑山脉时从“葬星谷”得到的人族先辈传承,因为他不用剑,这次正好将此传承给李清风。
刹那间,李清风和帕罗蒂都能清晰地感知到,周遭的“锋锐”、“破碎”、“极速”、“空间”、“虚无”等法则印记,如同受到君王召唤的臣民,从虚空中显化,汇聚成一道道肉眼难见却神识可感的流光,向陶杨的指尖涌去。
陶杨并指如笔,在虚空中缓缓划动。他的动作看似简单,每一笔却都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道韵,仿佛在书写大道的篇章。随着他的划动,那些被引动的法则碎片开始有序地交织、组合、坍缩、新生……最终,一道似真似幻、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剑影”雏形,缓缓凝聚而成。
这道剑影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细如发丝,隐匿于虚空;时而扩展开来,仿佛能笼罩一方天地;它微微震颤着,周围的空间便泛起细微的涟漪,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切割与破灭之意。
李清风屏住呼吸,心神完全被这道剑影吸引。他能感受到,这道剑影中蕴含的意境,远远超出了蜀山剑典的最高奥义,那是一种直指空间本源、追求绝对攻伐的“道”!它并非具体的招式,而是一种运用剑意与空间法则的总纲,其潜力无穷,足以支撑他一路修炼到极高的境界。
“此诀,是我沟通大道之力加上一位先辈的传承创出,名为 《虚空破极剑诀》。”陶杨睁开眼,眸中似有亿万剑光生灭又归于平静,“此乃剑诀之意韵根本,而非固定招式。它能引导你的剑意与空间之力共鸣,至于能演化出何种具体剑术,取决于你自身的悟性与际遇。接好了!”
话音未落,那道虚幻的剑影微微一颤,化作一道无形的流光,瞬间没入李清风的眉心。
“轰!”
庞大的信息流、玄奥的法则感悟以及一缕精纯无比的剑道真意,如同决堤的江河,汹涌地涌入李清风的识海。他闷哼一声,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额头青筋暴起,七窍甚至渗出了细微的血丝。这信息量太过庞大,远超他融灵境神魂的承载极限!
但他死死咬紧牙关,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全力运转蜀山静心法诀,引导着这股洪流,努力地去理解、去吸收这无上的馈赠。他知道,这是师尊为他铺就的通往剑道巅峰的捷径,再大的痛苦也必须承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