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新都的宫墙在秋日阳光下已初具规模,巍峨的轮廓沿江展开,预示着帝国重心的南移。
世家叛乱的烽火彻底熄灭,带来的不仅是政治上的空前统一,更为一系列更深层次的经济与社会变革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朝堂之上,刘基的权威如日中天,改革的步伐愈发坚定而迅速。
建业,临时行宫,奉天殿(暂名)。
新都尚未完全竣工,但核心的奉天殿已先行启用,作为临时朝会议政之所。殿内陈设简朴,却自有一股开国气象。刘基端坐龙椅,下方,诸葛亮、荀彧、郭嘉、贾诩、法正、庞统等文臣,以及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部分已卸任军职,入枢密院参赞)分列左右。经历了平叛的血火洗礼,整个统治核心更加凝聚,也更具开拓的锐气。
“诸卿,”刘基的声音沉稳,回荡在殿中,“北疆已定,叛乱已平,内外暂安。然,治国之道,武功文治,需相辅相成。 当前,有两件关乎国计民生、帝国长远发展的大事,需即刻提上日程。”
众臣神色一凛,皆知陛下必有深意。
“其一, 货币之制。”刘基目光扫过众人,“朕尚为楚王时,曾铸‘大楚通宝’,行于荆扬,然成色、重量,各地时有差异,流通范围亦有限。如今天下一统,商旅日繁,旧有钱制, 杂乱不一,轻重无常, 已难以满足 大宗贸易、异地结算、国库收支 之需,更易被 私铸、剪边, 扰乱市场,损耗民力。 此乃 经济血脉之痼疾, 非改不可!”
掌管财政的荀彧深以为然,出列奏道:“陛下明鉴! 如今市面流通,除‘大楚通宝’外,尚有前朝五铢钱、各地私铸劣钱,乃至西域金银币, 比值混乱,百姓深受其苦,商贾交易不便,国库收纳亦多损耗。 统一币制, 确为当务之急。”
“ 故,朕意已决,”刘基斩钉截铁道,“ 废止一切旧钱, 发行 新朝统一之货币!**” 他示意内侍展开几张精心绘制的图样。
“ 新币分三种:”
“ 一曰‘圣元通宝’, 为 主币, 圆形方孔, 铜七铅三, 径一寸,重五铢, 铭文‘圣元通宝’四字,乃朕御笔亲书, 背面铸发行年号‘圣统’及‘工’字(代表工部监制)。 此钱 成色、重量、规格, 全国划一, 严禁任何私铸、仿造!”
“ 二曰‘银元’, 为 大额辅币, 圆形无孔, 银九铜一, 重一两, 正面铸龙纹及‘圣统元宝’字样,背面铸币值‘壹两’及精美花纹, 主要用于 大宗商业、官员俸禄、军费开支。**”
“ 三曰‘金币’, 形制同银元, 金九铜一, 重一两, 正面铸凤纹及‘圣统重宝’字样,背面铸币值‘拾两’(兑十银元), 主要用于 国库储备、巨额赏赐、对外结算。**”
刘基详细解释着新币的防伪设计:“ 新币将采用 母钱翻砂法 精密铸造, 图文清晰,边缘铸有 防挫细齿。 更关键者, 朕已命天工院研制 水力冲压机械, 未来新币,将逐步改为 机器冲压, 使其 图文更加精美、统一,难以仿制!**”
“ 荀彧!”刘基点名。
“臣在!”
“ 由你 总领户部、工部, 立即筹建‘宝源局’、‘宝泉局’, 于 金陵(建业)、武昌、成都、洛阳、长安 设立五大造币总厂, 严格按照新标准, 开炉铸币! 旧钱 以一年为期, 可至各地官设‘兑换所’按 公允比例(如足色大楚通宝一比一,劣钱折扣) 兑换新钱, 逾期 一律作废! 严令各地官府, 征税、发放俸禄、军饷, 一律使用新钱! 朕要 在三年内, 使新币通行天下! 此事关乎 金融稳定, 务必 稳妥、高效!**”
“ 臣,领旨! 必竭尽全力, 办好此事!”荀彧深知此任关系重大,肃然应命。统一货币,不仅能方便交易,更能 极大地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力,是 真正的强国基石。
“ 其二, 新都营建与…… ‘房地产’之策。”刘基抛出了一个让众臣有些陌生的词汇。
“ 陛下,何为‘房地产’?” 庞统好奇地问道。
刘基微微一笑,解释道:“ 顾名思义, 乃指 土地及其上的房屋、建筑 之产业。 朕欲借 营建新都之机, 试行一套 全新的都城建设与管理模式, 使其 不仅为政治中枢,更成为 经济繁荣、生活便利、秩序井然之 天下典范。**”
他走到巨大的新都规划图前,上面不仅画有皇城、宫阙、官署,更详细标注了市坊、道路、水系、乃至预留的空地。
“ 以往建都, 多由朝廷征发民夫, 摊派劳役, 兴建宫室官衙后, 其余土地, 或赏赐勋贵, 或任其杂乱发展, 导致 布局混乱,卫生堪忧,火灾频发。 此次营建金陵, 朕要 革除此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