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剑宗的外门藏经阁,是一座三层高的木质楼阁,矗立在修炼场东侧的竹林旁。
楼阁外墙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阳光透过竹叶洒在符文上,折射出淡淡的灵光——那是保护典籍的禁制,防止有人私自盗取或损坏书页。
按照宗门规矩,杂役弟子每周,仅有两个时辰的时间,可以进入藏经阁第一层,且只能翻阅最基础的典籍。
即便如此,对蒙毅而言,这里依旧是蕴藏着无尽宝藏的“知识殿堂”。自他成为杂役弟子的第二周起,每逢能进入藏经阁的日子,他总会提前半个时辰,便守在阁外,等阁门一开,便快步走进去,生怕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
藏经阁第一层的空间,并不算大,书架沿着墙壁整齐排列,上面摆满了,泛黄的古籍和手抄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陈旧气息。
大多数外门弟子来这里,都是为了寻找更精妙的剑法或术法典籍,唯有蒙毅,每次都径直走向最角落的书架——那里摆放的,是《昆仑墟地理志》《灵草初解》《百兽图录》这类看似“无用”的杂书。
他从青霖道人那里,学过草药知识,从孙掌柜那里听过昆仑墟的传闻,但那些都只是零散的碎片。如今,他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来了解这个陌生的修仙世界,来寻找修复道基的方向。
“吱呀——”蒙毅轻轻抽出一本封面破损的《昆仑墟地理志》,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早已泛黄,有些字迹,甚至已经模糊不清,但他依旧看得格外认真,指尖轻轻拂过字迹,仿佛在与千年前的作者对话。
书中记载,昆仑墟广袤无边,横跨亿万里,分为东域、南荒、西漠、北原、中洲五大区域。他如今所在的苍梧荒原,只是南荒边缘的一片贫瘠之地,而青冥剑宗,在南荒的宗门中,也只能算中等规模。
至于中洲,那是昆仑墟的核心区域,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液态,宗门林立,强者如云,据说那里的修士,随便走出一位,都有筑基甚至金丹修为。
“原来这世界如此广阔。”蒙毅心中震撼不已。他曾以为青冥剑宗,已是修仙界的顶尖势力,如今才知道,自己不过是站在了冰山一角。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若想为亲友复仇,若想揭开黑煞教和“血神子”的秘密,仅仅留在青冥剑宗,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接下来的日子里,蒙毅几乎将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阅读上。他读《灵草初解》,了解到昆仑墟有上万种灵草。
每种灵草的生长环境、药性、用法都各不相同,其中不乏能修复道基、温养经脉的天材地宝,如“九转还魂草”“冰心玉露花”,但这些灵草,大多生长在凶险之地,或是早已绝迹。
他读《百兽图录》,认识了昆仑墟的各种妖兽,知道了哪些妖兽的内丹,能辅助修炼,哪些妖兽的精血,能淬炼身体,也知道了哪些区域是妖兽的禁地,绝不可轻易踏入。
他读《宗门简史》,了解到青冥剑宗传承已有三千年,祖师爷云霄散人,是一位化神期的剑仙,曾凭一己之力,荡平南荒的邪魔,可后来宗门,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宗门大战”,许多高阶传承被毁,从此便逐渐衰落,如今宗门内修为最高的,也只是几位金丹期的长老。
最让蒙毅在意的,是一本名为《墟界杂记》的手抄本。书中没有系统的记载,只有一些修士的游记和见闻,其中有几处提到了“上古之战”“天外邪魔”“封印之地”
——据说在上古时期,曾有一批来自天外的邪魔,入侵昆仑墟,与修仙者展开了一场持续千年的大战,最终修仙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将邪魔封印在“万魔窟”中。而“血神子”,似乎与天外邪魔有着某种联系。
“黑煞教修炼的‘血神经’,与‘血神子’有关,而‘血神子’又与天外邪魔有关……”蒙毅皱紧眉头,心中隐隐有了一个猜测,“难道黑煞教的目的,是想解开万魔窟的封印,释放天外邪魔?”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若真是如此,那昆仑墟,恐怕又将迎来一场浩劫。
他开始格外留意,关于修复道基、温养经脉的记载。在一本名为《丹道初论》的古籍中,他看到了这样一段话:“道基受损,非寻常丹药可治,需以五阶以上灵丹辅以天材地宝,方可缓缓修复。如九转还丹、生生造化丹,皆有此效,然其所需材料罕见,炼制之法复杂,非金丹期丹师不可为。”
虽然这些信息让他有些沮丧——五阶灵丹和金丹期丹师,对现在的他而言,简直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但至少让他有了明确的方向。他小心翼翼地,将这段话抄录在一张兽皮纸上,贴身收好,仿佛握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在藏经阁的日子里,蒙毅也偶尔会遇到其他外门弟子。大多数弟子看到他穿着杂役弟子的灰色服饰,都会露出不屑的神色,要么转身离开,要么低声议论,甚至有人故意将书架上的典籍碰到地上,等着看他的笑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