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结束后的第二日清晨,断云山下的薄雾还未散尽,蒙毅便跟着二十余名,新入选的弟子,踏上了通往青冥剑宗山门的石阶。
引路的是一位姓陈的外门执事,一身灰布道袍,面容严肃,走在队伍最前方,偶尔回头叮嘱两句“不可擅自离队”,“不可触碰山路两侧的禁制”。
石阶蜿蜒向上,隐没在云雾之中,每一级都由青黑色的岩石铺就,表面光滑如玉,显然已存在了千百年。
越往上走,空气中的灵气,便越发浓郁,那股带着昆仑墟,特有的狂暴气息,却比山下坊市,精纯了何止数倍——蒙毅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丝丝缕缕的灵气,顺着他的毛孔钻入体内,让疲惫的身体,都泛起一丝暖意。
“快看!那就是山门!”队伍中有人惊呼出声。
蒙毅抬头望去,只见云雾缭绕的山巅之间,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门。石门高约三十丈,宽十余丈,通体由灰白色的玉石雕琢而成,门楣上刻着“青冥剑宗”四个古朴苍劲的大字。
字体笔画间,仿佛蕴含着剑道真意,哪怕只是远远看着,都能感受到,一股森然的剑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新弟子们无不露出,兴奋激动的神色,有人忍不住伸手去触碰石门,却被陈执事厉声喝止:“此乃宗门护山大阵的阵眼之一,岂容尔等随意触碰?若引动禁制,后果自负!”
那名弟子吓得连忙收回手,吐了吐舌头,不敢再放肆。唯有蒙毅,依旧面色平静地站在原地,目光落在石门上的字迹上,心中却在默默运转《九天混元道典》
——他发现,石门散发的剑气中,竟夹杂着一丝微弱的先天能量,与他体内道典运转时,产生的气息隐隐呼应。
“这青冥剑宗,果然不简单。”蒙毅心中暗忖。他能感觉到,这座山门背后,藏着他从未接触过的修仙世界,也藏着他修复道基希望。
穿过山门,眼前的景象,更是让新弟子们惊叹不已。亭台楼阁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飞檐翘角上,雕刻着精美的仙鹤、祥云图案;山间瀑布飞流直下,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几只雪白的仙鹤,从头顶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一派仙家气象。
“左侧区域为外门弟子居所,右侧是外门修炼场与藏经阁第一层,前方那片云雾笼罩的区域,是内门与真传弟子的核心区域,非特许者不得入内。”
陈执事指着前方,逐一介绍道,“尔等皆是外门弟子,需遵守外门规矩,每日寅时起身,完成各自任务后,可自行前往修炼场修炼,或进入藏经阁,查阅基础典籍。”
新弟子们一边听,一边好奇地四处张望。有人盯着内门区域的方向,眼中满是向往——那里的灵气浓度,比外门区域不知高出多少倍,是所有外门弟子,梦寐以求的地方。
蒙毅却将注意力,放在了陈执事的话上。他知道,外门弟子数量众多,竞争必然激烈,若想获得更多资源,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
很快,队伍便来到了,外门弟子居住区。这里的房屋,大多是简陋的竹屋或木屋。
按区域划分,灵根资质较好、考核成绩优异的弟子,被分派到了靠近修炼场的区域,房屋宽敞明亮,周围灵气也更浓郁;而像蒙毅这样灵根受损、考核成绩靠后的杂役弟子,则被分到了最偏僻的“百草园”附近。
蒙毅的居所,是一间破旧的木屋,屋顶甚至有几处漏雨的痕迹,屋内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木桌和一把椅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与他同院的还有三个杂役弟子:一个身材微胖、脸上带着憨厚笑容的少年,名叫王老三,灵根为下品土灵根;一个面色蜡黄、沉默寡言的青年,名叫李默,灵根受损,与蒙毅类似;还有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眼神躲闪的少年,名叫赵小虎,是孤儿,灵根为下品火灵根。
“以后咱们就是同院的兄弟了,我叫王老三,你们叫我老三就行。”王老三率先打破了沉默,笑着说道,“我之前在山下种过地,照料药田的活,我应该还能应付。”
李默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赵小虎则缩在角落里,眼神警惕地看着蒙毅,似乎有些害怕与人交流。
蒙毅对着王老三笑了笑:“我叫蒙毅,以后还请多指教。”
当天下午,负责百草园的张管事,便来了。他是一位练气五层的修士,面容刻薄,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账簿,对着四个杂役弟子说道:“你们的任务,是照料百草园东侧的三亩药田,种的都是凝露草、清心花这类低级灵草。每日需浇水三次,除虫一次,除草一次,若有灵草枯萎,按株赔偿!每月月初,可到外门执事堂,领取三块下品灵石和一瓶聚气丹,修炼功法 自行到藏经阁一层领取《基础引气诀》。”
说完,张管事将四套灰色的杂役弟子服饰,扔在了地上,又指了指院门外的水桶和锄头:“明日寅时,准时到药田集合,迟到者,扣半块灵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