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您看!”岳云指着天幕,惊呼出声。
岳飞和韩世忠也抬起头,紧紧盯着天幕。他们曾听闻天幕能带来异世奇术,之前葛洪的火药、徐光启的望远镜都极大地帮助了宋军,如今天幕降临军营,莫非是要赐下更厉害的兵法?
天幕上的画面渐渐清晰,右边是他们熟悉的郾城军营,左边却是春秋时期的姑苏台,一名身着儒袍的男子正手持竹简,神情沉稳。解说词介绍了跨朝兵法赛的规则和两位大师的身份。
“孙武?兵圣孙武?”岳飞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自幼便熟读《孙子兵法》,对孙武的谋略敬佩不已,没想到今日竟能通过天幕与这位千年之前的兵圣同台论兵!
韩世忠也激动地说道:“岳将军,能与兵圣论兵,这是天赐的机缘!您的忠义兵法,若能结合孙武的谋略,定能让我军战力更上一层楼!”
第一轮“理论辨析”,孙武阐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核心。岳飞认真倾听,心中敬佩不已,随即阐述了“忠义为魂”的实战理念。当他的声音通过天幕传到姑苏台,得到吴国大臣和将士的认可时,岳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轮“实战推演”开始了。天幕上的解说词响起:“请两位大师解析经典战例,推演战术优化。孙武先生,可解析吴越争霸的姑苏之战;岳飞将军,可复盘郾城大捷。”
孙武率先解析姑苏之战:“当年吴越交战,越国围攻姑苏,我吴国坚守三年,最终因粮草耗尽而城破。若按我今日之思,可提前派间谍扰乱越国后方,截断其粮草供应;同时假意求和,麻痹越军,再暗中调集兵力,趁越军松懈时突袭,定能解围姑苏,甚至反败为胜。这便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天幕上用动画还原了孙武推演的战术,间谍潜入越国、截断粮道、假意求和、突袭敌军的画面清晰可见。岳飞看完,连连点头:“兵圣谋略,果然名不虚传!姑苏之战若按此法,吴国定能反败为胜。”
紧接着,岳飞复盘郾城大捷:“金兀术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冲击力极强,我军初战失利。后来,我令士兵手持麻扎刀、提刀和长斧,专砍马腿,同时用火药制成的火球投掷敌军,打乱其阵型,再派骑兵突袭,方才取胜。若结合兵圣的谋略,战前可派间谍散布谣言,称我军惧怕铁浮屠,麻痹金军;战时诱敌深入,再用此法破敌,伤亡定能大幅减少。”
天幕上也还原了岳飞复盘的战术,麻扎刀砍马腿、火球炸敌军、骑兵突袭的画面,让姑苏台上的吴国将士都感到震撼。孙武赞叹道:“岳飞将军的实战战术,灵活多变,针对性强,佩服佩服!火药武器的运用,更是点睛之笔,让战术威力倍增。”
第二轮推演结束,两人相互借鉴,都对对方的战术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孙武意识到,谋略需要结合实战战术和先进武器,才能发挥最大威力;岳飞则明白,实战需要谋略布局,才能减少伤亡,提高胜率。
第三轮“融合共创”开始了。天幕上的解说词响起:“请两位大师结合各自理念,针对‘防御战’‘进攻战’‘战后安抚’三个场景,共创兵法策略,合编《华夏兵典》核心内容!”
孙武和岳飞相视一笑,虽隔时空,却心意相通。针对“防御战”,孙武提出“深沟高垒,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用谋略截断敌军补给”;岳飞补充“以忠义凝聚军心,发动百姓支援,配备先进武器(如火药武器),坚守要害,伺机反击”。
针对“进攻战”,岳飞提出“兵贵神速,集中兵力,突袭敌军要害,以忠义激励将士死战”;孙武补充“战前详探敌情,制定周密计划,分化瓦解敌军,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减少伤亡”。
针对“战后安抚”,两人达成共识:“战后需安抚百姓,减免赋税,恢复生产;善待降兵,以德服人,让百姓和降兵真心归附,实现长治久安。”
随着两人的共创,天幕上实时出现《华夏兵典》的核心内容,用金色的字迹呈现:“兵法之道,谋略为骨,忠义为魂,器械为翼,安抚为根。防御以谋固疆,进攻以勇拓土,战后以德安民。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战则必胜,胜则必安,方为兵法真谛!”
当天幕上显示出《华夏兵典》的完整核心内容时,深红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空。姑苏台上,吴王阖闾带领大臣和将士对着天幕深深鞠躬;郾城军营里,岳飞带领士兵们齐声高呼:“华夏兵典,护我家国!”
天幕上的解说词响起:“跨朝兵法赛圆满结束!孙武先生与岳飞将军融合谋略与忠义,共创《华夏兵典》,为华夏兵法注入新的灵魂!此兵典将传于各朝,成为军队作战的圭臬,守护华夏疆土,减少战乱纷争!”
深红色的光芒渐渐消散,巨大的天幕缓缓收缩,最终消失在天空中。但姑苏台和郾城军营里的气氛依旧热烈,将士们纷纷讨论着《华夏兵典》的内容,眼神中充满了斗志与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