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世界:第十三章 紫貂报恩与稳步发展
林星衍和沈墨渊婉拒大学名额的决定,在三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也让更多人看清了他们的品性——不慕名利,踏实肯干。这份淡泊,反而为他们赢得了更坚实的尊重。连队领导虽然惋惜,却也更加看重他们,在一些事务上,甚至会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
日子就在这平淡而充实中缓缓流淌。夏去秋来,北大荒的黑土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金色的麦浪和饱满的豆荚,是对辛勤劳作的人们最好的回报。沈墨渊和林星衍也在这个秋天,收获了属于他们的“特别回报”。
那只被林星衍救治的紫貂,在土屋里养了半个多月的伤,伤势彻底痊愈。这小家伙极其灵性,伤好后也不离开,就把土屋当成了自己的家。它似乎知道是林星衍救了它,对林星衍格外亲昵,时常蹲在他肩头,或者蜷在他捣药的簸箕边打盹。对沈墨渊,它则保持着一定的敬畏,但也会在他带回猎物时,机灵地凑上去讨要一点内脏碎肉。
沈墨渊见林星衍喜欢,也就默许了这小东西的存在,还给它在房梁上搭了个舒适的小窝。他发现,这紫貂的灵性远超普通动物,似乎能模糊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
一天傍晚,紫貂突然从外面窜回来,嘴里叼着个什么东西,放到林星衍脚边,然后立起身体,黑溜溜的眼睛期待地看着他。林星衍低头一看,竟然是一株品相极好、须根完整的野山参!看那芦头和纹路,年份起码有二三十年!
“这……这是你找到的?”林星衍又惊又喜,拿起那株山参仔细端详。这可是好东西,关键时刻能吊命用的!
紫貂“吱吱”叫了两声,小脑袋点了点,似乎在邀功。
沈墨渊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紫貂寻参,本是民间传说,没想到竟是真的,而且这紫貂如此通人性,显然是真心报答林星衍的救命之恩。
“谢谢你,小家伙!”林星衍高兴地摸了摸紫貂光滑的皮毛,拿出一块肉干奖励它。紫貂叼着肉干,敏捷地窜回房梁,惬意地享用起来。
从此,这只被林星衍取名“墨宝”(取沈墨渊的“墨”和宝贝的意思)的紫貂,就成了他们小家庭的正式成员,也成了林星衍采药时的“寻宝鼠”。有墨宝带路,林星衍总能精准地找到那些隐藏极深、年份足的好药材,他的小药圃和储备的药材品质,在整个团部都出了名。
凭借着这些优质药材和日益精进的“医术”(圣光异能),林星衍救治了不少疑难杂症,甚至有一次,团部一位领导的老母亲重病,医院束手无策,还是请了林星衍过去,几剂“猛药”(辅以强效圣光治疗)下去,硬是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事之后,“小林神医”的名声更是传遍了整个师部,连更上级的领导都有所耳闻。
沈墨渊的狩猎本事也愈发精进。他不再局限于兔子山鸡,偶尔能猎到狍子、野鹿甚至野猪这类大型猎物。他每次收获,依旧会大部分上交连队食堂,改善大家伙食,自己只留一小部分。他还带着连队里几个对狩猎感兴趣的知青,组成了一个小型的狩猎队,将一些基础的技巧和经验传授给他们,既提高了连队的肉食供给,也培养了人才。
他的沉稳、能力和无私,赢得了从连队干部到普通战士、知青的普遍敬重。虽然他不争不抢,但无形中,他在三连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
两人一明一暗,一个悬壶济世积累人望,一个实力强横奠定根基,将他们在三连的地位经营得固若金汤。他们的那间小土屋,也早已今非昔比。在连队的默许和众人的帮助下,他们自己动手,在旁边接了一小间,扩大了面积。屋里虽然依旧简朴,但炕席是新的,桌椅是沈墨渊亲手打的,墙上挂着风干的药材和兽皮,窗台上摆着林星衍用破瓦盆种的几株耐寒野花,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秋收过后,天气转凉,眼看就要入冬。北大荒的冬天漫长而酷寒,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这个休息日,沈墨渊没有进山,而是带着林星衍,跟连里请了假,去了几十里外的团部集市。他们带上了积攒的一些皮毛(沈墨渊打的)、炮制好的药材(林星衍准备的),以及墨宝“赞助”的那株野山参,准备换些过冬的物资。
团部集市比连队热闹得多,各种物资也相对丰富。沈墨渊用皮毛和普通药材,换到了厚实的棉花、几块结实的帆布、一口更大的铁锅,以及一些针头线脑、盐巴酱油等生活必需品。那株野山参则换到了一笔“巨款”,沈墨渊用这笔钱,精挑细选,买了两件厚实的军大衣(内部渠道流出),两顶狗皮帽子,以及几双加厚棉鞋。他还特意给林星衍买了一罐麦乳精和几包水果硬糖。
林星衍则对那些生活物资不太上心,他的注意力全在集市上几个卖旧书和杂货的摊位上。他惊喜地发现了几本残破的医书,如《本草纲目》残卷、《赤脚医生手册》,还有几本农业种植和机械维修的书籍,如获至宝,用几包自己配的驱寒药粉就换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