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在马场突如其来的惊狂,虽被李凤瑶成功安抚,但那背后潜藏的可能人为暗算的阴影,却如同附骨之疽,挥之不去。这更加坚定了李凤瑶尽快查明一切根源的决心。王磊被罢职禁足,如同断其一臂,正是趁其势力震荡、反应不及之时,深挖其罪证,同时探寻自身穿越之谜的绝佳时机。而所有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同一个地方——狼牙崖。
那处她前世纵身跃下、今生魂魄归来之地,那方与镇国玺纹路同源的石碑所在之地,必然隐藏着更深层的秘密。
李凤瑶与萧战商议后,决定不再耽搁。对外只宣称靖王与瑶妃欲往京郊皇家猎苑散心,实则轻车简从,只带了少数绝对忠心的侍卫与两名擅长攀援勘探的工部老匠人,悄然离京,直奔西北方向的狼牙崖。
越往西北,地势愈发崎岖,人烟渐稀。秋日的边塞风光,与京城的繁华绮丽截然不同,天高地阔,长风猎猎,带着一种苍凉而雄浑的气息。远处的山峦呈现出一种铁灰色,如同蛰伏的巨兽,沉默地注视着这片土地。李凤瑶骑在已然恢复平静、却似乎比平日更加警觉的踏雪背上,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景致,前世无数在此浴血奋战的记忆碎片,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与今生的经历交织碰撞,让她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数日后,那座如同狼牙般刺破苍穹的陡峭山崖,终于再次映入眼帘。
狼牙崖,崖高千仞,壁立如削,岩石多为深沉的青黑色,带着风雨侵蚀留下的粗粝痕迹。崖顶劲风呼啸,吹得人衣袂翻飞,几乎站立不稳。站在崖边向下望去,只见云雾缭绕,深不见底,唯有谷底传来的隐约水声,证明着下方的凶险。
再次站在这决定了她命运转折的地方,李凤瑶只觉得一阵强烈的恍惚感袭来。前世力竭血战、被叛徒出卖、纵身一跃时的决绝与不甘,仿佛就发生在昨日。那冰冷的崖风,似乎还带着当年的血腥气。她的脸色微微发白,手下意识地攥紧了缰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那些被她刻意压抑在记忆深处的画面,如同潮水般冲击着她的心神。
就在这时,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轻轻覆上了她紧握缰绳、微微颤抖的手。
“瑶瑶,”萧战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安抚力量,“别怕,我陪着你。”
他策马靠近,与她并辔而立,挡住了那直面深渊的、令人心悸的视角。他的目光没有看向那令人眩晕的崖底,而是专注地落在她的侧脸上,眼神清澈,里面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全然的信任与支持。“不管这下面藏着什么,不管你的过去是怎样的,现在,未来,都有我陪着你一起面对。”
他的手心传来的温度,和他那简单却无比真挚的话语,如同暖流,悄然渗入李凤瑶微凉的心田,将那翻涌的惊涛骇浪一点点抚平。她深吸了一口带着崖边草木清苦气息的冷冽空气,强迫自己从那沉重的回忆中挣脱出来。是的,她不再是孤身一人。今生,她有需要守护的人,也有守护着她的人。
她转头,对上萧战关切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已然恢复了平日的沉静:“我没事。我们下去吧,按拓片所示,石碑应在崖壁中段。”
下山的路远比上山更为艰险。根本没有成形的路径,只能依靠绳索和岩钉,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艰难攀援。两名老匠人经验丰富,在前探路,打下稳固的岩钉,铺设绳索。萧战坚持让李凤瑶走在自己前面,他在下方护持,目光时刻关注着她的安危,每当有松动的石块滚落,他总会第一时间出声提醒,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去挡。
李凤瑶的体能和敏捷远胜常人,攀援起来并不费力,但萧战这份无微不至的守护,依旧让她心中微暖。
一行人如同壁虎般,在陡峭的崖壁上缓慢移动,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和脚下深谷传来的、令人心悸的空旷回响。约莫下到崖壁中段,一处略微向外凸出、形成小小平台的区域出现在眼前。平台不大,仅能容纳数人站立,上面覆盖着厚厚的苔藓和几丛耐贫瘠的灌木。
“娘娘,殿下,应该就是这里了!”一名老匠人指着平台内侧的崖壁说道。
李凤瑶精神一振,快步上前。拨开纠缠的藤蔓和厚厚的苔藓,一块半嵌入崖壁、颜色比周围岩石略浅、表面相对平整的石碑,逐渐显露出来。碑体不大,约莫三尺见方,材质并非本地常见的青黑岩,反而带着一种温润的质感,与太庙那方镇国玺的玉质隐隐相似。
就是它!
李凤瑶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拂去碑面上最后的尘土和苔藓碎屑。那熟悉而诡异的、如同龟裂大地或干涸河床般的天然纹路,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与镇国玺上的纹路,一般无二!
而在这些天然纹路的旁边,还铭刻着几行更加古老、笔画艰涩难懂的文字。这些字,与他们在太庙拓片上看到的残字属于同一种字体,正是那句困扰他们许久的箴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