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断峰的子夜,星砂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小药掌心的时空契纹突然生出银紫色的新枝——这是从未见过的纹路,既不属于已知的五境,也不对应任何时代的药道符号,枝桠末端的光点闪烁着,在岩壁上投射出螺旋状的星图,图外环绕的十二颗暗星,正是典籍中记载的“界外虚空”坐标。
“先生,藏经阁的《域外异草志》竟自己长出了书根。”玄甲卫捧着泛黄的线装书赶来,书脊处生出的须根扎进断峰的岩石,书页间渗出的银紫色液滴在地面凝成“界外药踪”四字,“最后一页的空白处,自动浮现出‘太无界之外有药,时空脉之尽存道’的批注,笔迹带着混沌初开的鸿蒙气。”
小药将契纹新枝贴近书页,《域外异草志》突然无风自动,哗啦啦翻至记载“虚空草”的残页——那是上古医者偶然瞥见的界外植物,叶片能吞噬光线,根茎却散发着比归极原火更炽烈的温度,残页边缘的墨痕中,藏着半枚破碎的星图,与岩壁上的螺旋星图恰好互补。
断峰深处的“陨星坑”中,散落着无数域外陨石,石面上的天然纹路正与契纹新枝共振。其中最大的一块玄铁陨石,表面凹陷处恰好能容纳《域外异草志》,当书本嵌入石凹,陨石突然震颤,坑底涌出银紫色的“界外雾”,雾中浮现出三枚透明的种荚:
——第一枚种荚里,是株“光暗草”,叶片一半吸收光线,一半释放黑暗,根系缠着细小的星尘;
——第二枚种荚里,是滴“无维之液”,既非液态也非气态,在种荚中不断变换形态,接触到的陨石表面会生出新的纹路;
——第三枚种荚里,是段“时空残藤”,看似与枸杞藤相似,却能在雾中随意穿越陨石的固态结构。
破界晶石的印记在此时发出嗡鸣,印记中流出的五境光带与时空脉络突然向中心收缩,在断峰顶端形成一道银紫色的光门——光门边缘的纹路,正是契纹新枝与界外星图的结合体,门后隐约可见旋转的星云,星云中漂浮的植物,竟都带着药草的形态。
穿过光门的刹那,所有已知的维度感知都失去了作用:既没有归极境的温度,也没有太无界的光粒;既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也找不到空间的边界。脚下的“路”是由星尘凝结的固态光,每一步落下都会激起涟漪,涟漪中会短暂显现出其他界外区域的景象——有时是燃烧着的紫色森林,有时是冻结的银白海洋,有时是漂浮着的透明药圃。
“这里是‘界外夹层’。”魂光斗篷信使的身影变得极不稳定,仿佛随时会分解成星尘,“没有固定的维度法则,所有物理属性都在随机变化——您看那株光暗草,刚才还在释放黑暗,现在却在吞噬我们的影子。”
小药发现随身携带的跨时草种子正在发生异变:原本清晰的古今纹路变得模糊,种子表面生出银紫色的新根,根须延伸之处,星尘会自动聚集成土壤的形态。破界晶石显示,这是“界外适应现象”,但过度适应会导致种子失去原有属性,彻底变成界外植物。
行至夹层深处,前方突然出现“无序雾”——雾中没有固定形态,时而化作归极境的赤岩挤压过来,时而变成太无界的光粒海试图淹没路径,最危险的是,雾中会随机闪现各维度的“药道陷阱”:通玄境的魂火突然在脚下燃起,和同境的琉璃刃毫无征兆地从侧面劈来。
“这些陷阱是‘法则碎片’。”铠甲信使挥舞分药镰劈开袭来的琉璃刃,刃片落地后化作星尘,“界外夹层会吸附各维度的法则残片,在无序雾中随机组合——就像把不同维度的药道积木胡乱堆砌,形成致命的迷宫。”
小药依《域外异草志》残页记载,将光暗草叶片、无维之液、时空残藤按“三体共生”的方式摆放:光暗草居中提供能量,无维之液在外围形成保护膜,时空残藤连接两者调节属性。三者组合的瞬间,周围的无序雾突然退散,在前方显露出一条由银紫色药草构成的路径——那些药草的叶片上,正流动着界外与五境的混合纹路。
穿过最后一重无序雾,界外的“本源药圃”终于显现:那是一片漂浮在星云中的巨大平台,平台上没有土壤,所有植物都直接扎根在星尘流中。中央的“界外药树”尤为奇特,树干是银紫色的时空藤,树枝上结满了不同形态的果实:有的像归极草与光暗草的结合体,有的带着启初草的鸿蒙纹却长着界外植物的透明叶片,有的果实里甚至包裹着小型的跨时药圃。
树顶悬浮的“界外界核”被一层流动的银紫色薄膜包裹,薄膜上不断闪过各维度的法则符号,仿佛在解析、吸收、重组这些法则——破界晶石的警告显示,这层薄膜正在“同化”周围的一切,若不加以控制,五境与界外的边界将彻底消失,导致所有维度的药道法则混乱。
“这是‘吞噬性共生’。”守墟者的身影从星尘流中升起,他的身体由五境物质与界外星尘各占一半,“界外植物需要吸收其他维度的法则才能生存,但过度吸收会导致‘法则失衡’——就像这棵药树,已经开始分解周围的星云来补充能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