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的背面突然渗出汁液。赵念瑶用宣纸吸干时,发现纸上显现出赵珩晚年未写完的话:“朕常想,百年后的医者会如何看我们?或许就像我们看神农尝百草——不是看谁种了药,而是看药养活了谁。”汁液里混着的药粉,化验后竟是二十种药材的混合体,其中当归的成分,与西州出土的唐代种子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万国药学院的百年庆典上,赵念瑶将青铜小鼎传给最年幼的药童。孩子捧着鼎的瞬间,鼎内的灰烬突然重组成药材的形状,当归藤顺着庆典的红毯蔓延,雪莲花在来宾的鬓角绽放,海藻沿着檐角的排水管生长……最后在广场中央,凝成株巨大的“续脉草”,每片叶子上都印着代际的名字,从“姜父”到“念瑶”,最新的叶芽上,是小药童的乳名“小药”。
“这是从欧洲来的传教士送的。”翻译官捧着个银盒走上前,里面的玻璃罐里,泡着株金鸡纳树的幼苗,根系缠绕着半片当归叶,“他们说在遥远的新大陆,发现了能治疟疾的药,觉得该补进《万国药谱》——您看这标签上的拉丁文,与波斯医官批注的‘没药配伍’,在药理上竟有相通之处。”
暮色中的长安亮起万家灯火。赵念瑶站在传承堂的顶楼,望着广场上的各国医者:西州的药农在教非洲的留学生辨识当归,吐蕃的藏医后裔在给欧洲的传教士讲解雪莲的药性,明州的船医女儿在用显微镜展示海藻的细胞结构……每个人的白大褂上,都别着片枸杞叶形状的徽章,徽章背面刻着同一句话:“我们都是药脉的注脚”。
她的铜印在胸前轻晃,与腰间的檀香木盒碰撞出清越的声响,像在重复赵瑶公主临终前的话:“所谓续史,不过是让每种药痕都能找到新的载体;所谓未来,不过是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药引。”
许多年后,已是满头华发的小药站在扩建后的药学院里,看着基因测序仪显示的结果:唐代当归与当代当归的基因序列,在第七段完全重合,其中藏着的密钥,正是能破解新型病毒的蛋白结构。他翻开电子版本的《万国药谱》,最新的一页上,是用全息投影技术呈现的动态药脉图,从长安的青铜药钟,延伸到纽约的实验室,最终在火星基地的生态舱里,种出了第一株跨星球的“万国春”。
在药学院的文物馆中央,那个旧木匣仍在恒温柜里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匣内的枸杞籽已培育出绵延二十代的植株,根系在营养液里组成幅立体的《人类药脉史》,其中最关键的节点,都闪烁着相同的频率——与姜父当年在西州当归田记录的“药脉共振”频率,分毫不差。
喜欢庶女风华:嫡长女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庶女风华:嫡长女的逆袭之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