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螺的账房里,新添了架“医会算盘”,算珠上刻着江湖医者与太医院的药材兑换比例。“姜坊主快看,”她指着刚入账的清单,“江湖医者用秘制的治疟药换了我们的紫苏,波斯的郎中用乳香换了解毒散,账目分毫不差!”
姜瑶站在医馆的顶楼,望着西市的人流:江湖郎中在教太医院的御医辨认草药,波斯医者在帮唐匠处理外伤,突厥的药农正跟着明州的渔民晾晒海藻,每个人的药箱里都装着点来自不同领域的东西——或许是张药方,或许是种药材,或许只是个治病救人的理念。
她的狼形玉佩在阳光下泛着光,与腰间的“江湖医监”金印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像在重复父亲札记里的话:“所谓医道,不过是让每种医术都能找到施展的地方,让每个医者都能在救死扶伤的路上,放下门户之见。”
许多年后,赵瑶公主在整理姜瑶的遗物时,发现个紫檀木盒,里面装着本《江湖医案》,其中记载着当年寒毒事件的始末,最后一页是姜瑶的笔迹:“毒能害人,亦能救人,关键在医者之心。”盒底的暗格里,藏着枚“江湖医会”的令牌,上面的蛇形标志被人用朱砂改成了莲花——那是姜瑶亲手改的。
那时的长安,江湖医馆的门庭前总是围着各国的患者,药香与不同语言的问诊声混在一起,像首跨越江湖与庙堂的歌,在朱雀大街上久久回荡。
喜欢庶女风华:嫡长女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庶女风华:嫡长女的逆袭之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