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妈从屋里跑出来,看着满地的狼藉,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呀……”
姜瑶默默地蹲下身,把散落的茜草和栀子捡起来,放进竹筐里。她的手指被石子划破了,渗出血珠,滴在枯黄的草叶上,像极了她绣的梅花。
“没事的,刘妈。”她轻声说,声音里听不出喜怒,“捡起来还能用。”
刘妈看着她低头捡东西的样子,忽然觉得鼻子发酸。这孩子,总是这样,受了委屈也不吭声,只自己默默地扛着。她蹲下来,帮着一起捡,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冰冷的石板上,瞬间就凝成了小冰晶。
离寿宴还有三日时,姜瑶的“寒梅映雪图”终于绣好了。她把粗布用温水洗了一遍,去掉上面的浮色,又用熨斗(借了厨房烧火丫头的)轻轻熨平。原本灰扑扑的粗布经过水洗,倒显得柔软了些,上面的梅枝透着自然的褐色,积雪带着温润的米白,梅花红得鲜活,像是从雪地里刚摘下来的一样。整幅绣品没有繁复的花样,却透着一股“凌寒独自开”的傲气,让人看了心里莫名一静。
姜瑶找了块干净的蓝布,把绣品仔细包好,放在床头的木箱里。这木箱是母亲留下的,边角已经磨得发亮,锁也早就坏了,她平日里用来装些旧衣裳和母亲的诗集。
寿宴前一日,各房的小姐都把绣品送到了王氏院里,由她统一收好,第二日再呈给老太君。姜瑶抱着蓝布包去的时候,王氏正坐在上首喝茶,旁边的桌上摆着好几幅绣品,都是绫罗绸缎的料子,绣着龙凤呈祥、富贵牡丹的图案,针脚细密,颜色鲜亮。
姜柔的“百鸟朝凤图”挂在最显眼的位置,金线绣的凤凰栩栩如生,周围的鸟儿色彩斑斓,一看就费了不少功夫。她站在王氏身边,得意地看着众人,看见姜瑶进来时,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瑶儿来了。”王氏抬了抬眼皮,语气淡淡的,“把你的绣品放下吧。”
姜瑶把蓝布包放在桌上,解开绳子。当那幅“寒梅映雪图”露出来时,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灰扑扑的粗布上,先是惊讶,接着是不屑,最后却慢慢变成了沉默。
那粗布确实寒酸,可上面的梅枝苍劲,梅花鲜活,连积雪都透着一股清冷的温润。没有金线银线的堆砌,却比桌上那些华丽的绣品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像极了老太君平日里最喜欢的那幅墨梅图。
王氏的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她原本以为姜瑶定会绣得粗陋不堪,正好借此机会罚她一顿,没成想……这绣品虽用料寒酸,意境却远超其他小姐的作品,尤其是姜柔那幅堆砌了无数金线的“百鸟朝凤图”,此刻在旁边一比,竟显得有些俗气了。
“哼,用这种下等料子,再绣得好又有什么用?”姜柔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尖酸,“怕是连老太君的桌角都不配放!”
王氏立刻接话:“柔儿说得是。瑶儿,不是母亲说你,这种场合,该用什么样的料子,该绣什么样的图案,你心里该有数。用这种东西充数,不是让老太君觉得我苛待了你吗?”
姜瑶垂着眼帘,轻声道:“回母亲的话,瑶儿觉得,心意比料子更重要。老太君一生清雅,想必不会在意料子的好坏。”
“你倒会说话!”王氏冷笑一声,“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想用这种破烂东西博眼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哦?我倒要看看,是什么破烂东西,能让你们吵成这样。”
众人连忙回头,只见老太君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进来,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素面锦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拄着根紫檀木的拐杖,眼神清亮,丝毫不像六十岁的人。
“老太君!”王氏和众人连忙行礼。
老太君摆了摆手,目光落在桌上的绣品上,最后停留在那幅“寒梅映雪图”上。她走过去,拿起绣品,凑到眼前仔细看着,枯瘦的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梅枝,眼神里慢慢露出惊讶和赞赏。
“这是谁绣的?”她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姜瑶上前一步:“回老太君,是孙女儿姜瑶。”
老太君抬起头,仔细打量着她,目光从她洗得发白的棉裙扫到她冻得发红的指尖,最后落在她清澈的眼睛上,点了点头:“好孩子,有心了。”
她把绣品举起来,对着光看了看:“这梅枝用的是枯枝碾粉?梅花是石榴汁染的?”
姜瑶愣了一下,没想到老太君竟能看出来,连忙点头:“是。”
“好,好一个‘寒梅映雪’!”老太君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料子虽差,却有风骨。
喜欢庶女风华:嫡长女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庶女风华:嫡长女的逆袭之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