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燕长倾这一身圣人气运皆因土豆而起。
如今土豆尚未惠及苍生,从某种意义上说,燕长倾的圣人之位尚未真正稳固。
因此,他身上的圣人气运未能完全激发,倒也合乎情理。
道衍推测,唯有当土豆真正遍布天下之时,燕长倾的圣人气运方能彻底觉醒。
待到黎民百姓皆种上土豆,或许便是他气运圆满之日。
即便如此,眼下这未完全觉醒的圣人气运,也足以碾压道衍自身的气运。
这便导致一个微妙局面——若燕长倾对他过于恭敬或行礼,
以道衍目前的德行与气运,恐难以承受这份礼遇,反会遭圣人气运反噬,招致厄运缠身。
轻则饮水呛咳、行路跌跤,重则晴空霹雳亦未可知!
毕竟此刻的他仅是燕王府一介属臣,远非后世那位黑衣 姚广孝。
蛰伏期的道衍虽气运昌隆,但比起燕长倾初现的圣人气运,
不过萤火之于皓月,微不足道。
若燕长倾再多唤几声,他唯有寸步不离燕王朱棣身旁,
借藩王气运与大明国运,方能化解这反噬之厄。
燕长倾闻言颔首,从善如流地改口道:
那道衍,你观望许久,可曾看出什么?
面对再次询问,道衍沉吟片刻方答:
贫僧......似在未来得见燕圣人。
.........
对于燕长倾,道衍早已心生探究。
毕竟燕长倾怀《屠龙技》,而他掌《屠龙术》。
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们二人确实算是同路人。
虽同属一个行当,但一个是屠龙界的巅峰,另一个顶多算是中上游水准。当差距悬殊到需要仰望时,嫉妒便化作了敬仰与好奇。
道衍对燕长倾的态度正是如此。
自燕王朱棣口中初闻燕长倾之名起,这位神秘的同行便令道衍魂牵梦萦。奈何燕长倾身份特殊,又深得朱元璋器重,始终无缘得见。
今日终于借辞行之机随燕王同往,道衍的目光便再难从燕长倾身上移开。可当他真正看清对方面相命格时,几乎惊骇欲绝——这分明是两年前就该夭亡的短命之相!
但眼前之人不仅健在,周身更萦绕着已成雏形的圣贤气象。道衍突然福至心灵:【莫非是土豆逆天改命?】
朝廷早查实燕长倾获赠土豆约在一年半至两年前,恰与其命数转折吻合。道衍越想越笃定:【必是那亩产二十石乃至五十石的祥瑞,硬生生将九品小官的命格改成了圣贤之相!】
【镇国神粮的气运,果然夺天地造化!】望着燕长倾眉宇间的紫气,道衍将所有异象都归功于那颗改变大明国运的土豆。
如此高产的土豆,亩产最低二十石,最高可达五十石,若没有些奇异之事发生,反倒不合常理。
传说中,五谷本就是仙鹤瑞鸟衔来献给神农氏的圣物。当然,除了仙鹤,麒麟、凤凰、龙龟之类的神兽瑞兽也曾献礼于神农。
总之,意思到了就行。
若土豆这般神物竟无半点异象,道衍都觉得愧对这“镇国粮食”的名号。先前他还疑惑,为何大明得了如此高产的土豆,天下却无半点异兆。
如今看来,并非没有异象,而是最惊人的异象早已发生,只是无人察觉罢了。
查明燕长倾命格变化的原因后,道衍兴致更浓,继续细细观察这位五百年一遇的当世圣人。
古往今来,多少道家宗师、佛门禅师,都无缘亲眼目睹圣人气象,只能从古籍记载中遥想圣人之相。而他却有幸当面窥探,自然要抓住机会多看几眼,否则日后未必再有此机缘。
然而,随着道衍深入观察燕长倾的命格,他几乎又想自戳双目——
因为他发现,燕长倾除了现有的圣人气象外,竟隐隐有第二重圣人气象正在凝聚!
换言之,燕长倾不仅是当代神农氏,更可能成就第二圣位!
这简直是前所未闻的荒唐事!
自春秋以来,从未有人能同时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圣位。老子不能,孔子不能,诸子百家中的圣贤亦不能!
凡是称圣者,皆是在自身道路上登峰造极,继往开来之辈。他们绝无可能半途改道,另辟蹊径,再成
当道衍注意到燕长倾身上那第二重若隐若现的巍峨圣人气象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段时间,道衍一直忙于协助燕王朱棣筹备治理封地所需的各项事宜,因此并未过多关注朝堂动向。
他自然无从知晓朝廷推行的新科举改革、《大明一五教育规划》,以及朱元璋再度敕封圣人仓颉氏之事。
至于燕长倾即将背负圣人仓颉氏之名一事,连他本人尚且蒙在鼓里,道衍更不可能提前得知。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