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们就警惕儒家把控舆论大权,此刻目睹宋代文臣借《天人感应》之说,屡逼天子下《罪己诏》,竟将真龙天子当作看门犬豢养,仅保留名义上的主人头衔。
霎时间,朱元璋与诸位皇子胸中燃起滔 火,对儒家文臣的杀意如凛冬寒霜!
有燕长倾揭示的赵宋前鉴,大明皇室岂能不忧心儒家会故技重施,用这《降龙学》来驯服朱家真龙?
《天人感应》之说已成文臣要挟天子的利器,更是维护私利、党同伐异的凶器!每逢天灾异变,便有人歪曲天意,攻讦朝政,诬陷忠良。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此术尤甚。熙宁年间大旱,守旧派竟诬指变法触怒上苍,迫使宋神宗下诏罪己,终致新政夭折。
那些文臣当 信变法引发旱灾?不过是因新法遏制了豪强兼并:青苗法断了他们的高利盘剥,方田均税法破了他们的隐田逃税!
市易法将大商人独享的商业利润部分收归国库,有效遏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控与垄断!
这自然触动了儒家文官集团及其背后世家大族、豪商巨贾的利益。
他们正是借着旱灾之机,疯狂 王安石推行的新政。
但历史证明,正是王安石的新政使北宋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困境,真正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运筹帷幄下,王韶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疆两千余里,招抚羌族三十万帐。
此役不仅是北宋军事史上最辉煌的胜利,更是整个宋朝唯一一次开疆拓土的大捷!
可惜随着王安石罢相、新政废止,大宋又变回了那个战胜还要割地赔款的王朝。
说到这里,燕长倾目光扫过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太子朱标和诸位皇子,沉声道:
《天人感应》之说流传千年,初衷本为约束诸侯、劝诫君王施行仁政。
而后为巩固思想统一,强化皇权统治。
如今却沦为文官集团胁迫君主、维护私利的工具!
这套学说早已弊大于利,是时候该彻底终结了!
......
朱元璋与马皇后对视一眼,太子朱标与诸位皇子也陷入沉思。
经过燕长倾的剖析,他们都清楚地认识到:
必须终结《天人感应》之说!
这套学说从最初的劝善惩恶,到后来的巩固皇权,如今已完全异化为文官集团挟制君主的工具。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皇子,绝不会轻易终结《天人感应之说》的影响力。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是汉武帝时代的《天人感应之说》,本质上都对巩固皇权大有裨益。这两个时期的学说,利远大于弊。
然而历经千年演变,《天人感应之说》虽名目依旧,但阐释者早已不是当年的孔子或董仲舒。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后世儒家文臣已丧失了为臣之道。
自赵宋时期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以来,文官集团尝到了分享皇权、甚至架空君主的甜头。要他们重新安守臣子本分?这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赵宋文臣的示范作用下,后世儒家官员无论自愿与否,都会逐渐效仿前辈,渴望重现共治天下的荣光,甚至妄图彻底取代皇权。
这正是朱元璋及其子嗣们绝不能容忍的局面。必须彻底终结儒家对《天人感应之说》的垄断,杜绝文臣借天象灾异诽谤朝政、胁迫君王的恶习。
燕王朱棣急切询问:燕先生,该如何废除这流传千年的学说?虽然其虚伪已被揭露,但要消除其在儒家和百姓心中的深远影响,仍非易事。
对此,燕长倾从容应答:简单。
“请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与孔家家主、国子监祭酒、儒家博士等名宿公开辩论《天人感应之说》,面向应天府乃至天下百姓。”
“届时由这位德高望重者复述我的观点,足以令儒家众人无言以对。再将论道内容广传天下,自可动摇甚至废除此说。”
晋王朱棡仍忧心忡忡:“天下百姓会信吗?大明文官仅两万,胥吏五万,而儒家学子文人近百万,舆论仍掌握在他们手中。”
“即便论道证明《天人感应之说》虚假,儒家仍可操控舆论,继续向百姓灌输其正确性。若百姓仍深信不疑,即便在儒家内部证明其虚假又有何用?儒家众人恐怕比谁都清楚此说真伪。”
朱元璋、马皇后及太子朱标、朱樉、朱棣等皇子纷纷颔首。虽未闻装睡之人难醒之说,却也明白向儒者证伪易,向百姓证伪难。
纵使论道大会揭穿《天人感应之说》虚假,儒家必不认结果,反会竭力向百姓灌输苍天存在之念。若千万百姓仍信其为真,则假亦成真。
借民意炼假成真,不过如此。若数千万百姓皆认《天人感应之说》为真,而朝廷坚称其伪,终将自食其果。
倘若儒家之人借机 民意,曲解事实,诋毁朝廷,污蔑君臣。
天下恐将再生乱象,甚至动摇大明江山根基。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