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四层楼的高度头朝下坠落,加上马车的冲击力,胡文安绝无生还可能。
朱桢和朱榑匆忙赶来,声音发颤:先生可安好?需要唤太医吗?
陆文昭吹响哨音,数百锦衣卫持刀列阵,将三人团团护住。
无碍。燕长倾摆手道。
陆文昭单膝跪地:属下护主不力,请大人与殿下治罪!
不必如此。燕长倾淡然回应。
“若这都不算护卫周全,那真不知怎样才算尽职了。”
燕长倾目光转向朱桢,沉声下令:“请楚王殿下即刻由锦衣卫护送入宫,向太子殿下详述方才之事。那横死之人,正是丞相胡惟庸之子!”
听闻胡文安竟是胡惟庸之子,朱桢怒容骤敛,瞬间意识到事态严重。若胡文安未当场毙命,事后亦难逃一死,纵使其父贵为丞相亦无转圜余地。然而此刻暴毙,胡惟庸骤失爱子,其反应恐难预料——以当朝丞相之尊,或隐忍不发,或掀起滔天波澜!
燕长倾又看向齐王朱榑:“劳烦殿下率锦衣卫亲赴太医院,延请所有当值太医为裴千户诊治。他为护我等安危负伤,望太医们竭尽全力!”
朱榑肃然应道:“本王这便去!若治不好裴千户的腿,那群太医的腿也别留了!”
立于一旁的锦衣卫千户陆文昭闻言目露感激。裴纶乃他生死同袍,此番为救众人受伤,得太医诊治自是最好不过。
面色惨白的裴纶眼中泛起波澜。太医院素来只侍奉皇亲重臣,锦衣卫本无缘得见御医。如今燕长倾开口,齐王亲往,自己竟能获此殊遇。
燕长倾对朱榑颔首,最后对陆文昭道:“陆千户,分五队人马:两队护送两位殿下,一队疾驰农学院面圣禀报,另一队送裴千户至最近卫所候诊。”
燕长倾正打算让剩余的锦衣卫护送自己返回农学院,忽然记起先前被他推开的两个孩童。
他分开身旁的锦衣卫,目光投向孩子跌倒的方向。见两个孩子只是坐在地上,身上有些轻微擦伤,除了受惊外并无大碍,这才放下心来。
再派两个人,燕长倾对陆文昭吩咐道,找到这两个孩子的父母,带他们去看看大夫,别落下什么惊吓。医药费记在我账上。
遵命!陆文昭立即领命。
数百名锦衣卫迅速行动起来:一百人护送楚王朱桢入宫,一百人护送齐王朱榑前往太医院;十人抬着裴纶去往锦衣卫卫所,十人快马加鞭向农学院的朱元璋报信;两名锦衣卫分别抱起孩童寻找其父母;余下众人则在陆文昭带领下护送燕长倾返回农学院。
......
马车内,燕长倾神色平静。虽然死的是当朝丞相之子,但对他而言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即便牵扯到皇子,只要不是蓄意为之,以他在大明的特殊地位也无需担忧。
作为教授朱元璋及诸位皇子《屠龙技》的先生,这份师生情谊足以让他在胡惟庸之子的事件中安然无恙。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皇子,必然要承担此事。
胡文安之死将引发巨大 ,毕竟他是当朝丞相胡惟庸的独子。更关键的是,历史上胡文安似乎并未留下子嗣。若胡惟庸再无其他儿子,除非从胡氏旁支过继,否则他这一脉将彻底断绝香火。
对古人而言,丧子虽痛,尚可忍受;但绝后之恨,足以令人死不瞑目。燕长倾无法预料胡惟庸得知噩耗后会如何疯狂。以丞相之尊,若他失去理智,后果不堪设想。最极端的情况,或许会引发一场动荡。
不过,这是朱元璋与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需要应对的问题,与燕长倾无关。
他掀开车帘,看向驾车的锦衣卫千户陆文昭,问道:“先前那一刀,可有名堂?是陆千户自创的刀术,还是师承某派?若不便说,也无妨。”
陆文昭那一刀凌厉迅猛,连飞奔的骏马都被斩为两段,令燕长倾想起《绣春刀》中丁白缨的惊艳一刀。
陆文昭答道:“算不得秘传,只是家师所授。他随陛下征战多年, 多了,便悟出些刀法门道,后来传给我与师妹——他女儿。可惜不久后,师父战死,我便入了锦衣卫,至今未改。”
燕长倾若有所思,又问:“你师妹的刀法,比你如何?”
陆文昭一怔,虽不解其意,仍如实回答——
“师妹的悟性远胜于我,早年我尚能仗着体力优势略占上风。”
“如今单论刀法造诣,她应当更胜一筹。不过生死相搏的话,胜负难料,或许会两败俱伤。”
燕长倾闻言顿时兴致盎然:
“令师妹如今作何营生?可愿来农学院担任刀术教习?”
“官职俸禄俱全,食宿全包,若还有其他要求尽管提,本官会酌情考量。”
陆文昭没料到燕长倾竟有意招揽师妹,惊诧之余随即喜上眉梢。
虽说他对农学院的底蕴知之不深,但见帝后数月来常驻于此,便知此地非同寻常。若师妹能入农学院任教,无异于平步青云。况且同在农学院当差,师兄妹也能时常见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