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好情绪后,燕长倾转身在木板上写下【宝钞制度】四个大字。
随后,他看向被马皇后劝回座位的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一众皇子,冷静开口:
“宝钞,或者说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相较于黄金、白银、铜等传统货币,纸币的生产成本更为低廉,保存、携带和交易都更为便利,同时也能避免金属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
“使用纸币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时,再也不必动用成车的金银铜钱来完成支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纸币的诞生是必然的趋势。”
“若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管理得当,未来虽未必能完全取代金银铜等金属货币。”
“但至少可以减少七成以上,甚至更多的金属货币需求。”
坐在下首的朱元璋在马皇后安抚下冷静下来,听到燕长倾断言宝钞是未来大势时,不由得眉头微动。
他未曾料到,自己因国库金银短缺而推行宝钞以聚敛民间财富的举措,竟暗合历史发展规律。
经过多次聆听燕长倾讲授《屠龙技》,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太子朱标,抑或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都深知大势所趋四字的分量。
但凡燕长倾断言的大势,十之 必将成为现实。
......
前文已述,纸币本身并无价值,其价值完全依托于朝廷信用。
只要朝廷信用尚存,纸币的价值就能维持。
但仅凭朝廷信用,真能永远保证纸币的价值吗?
燕长倾目光扫过殿下的朱元璋、马皇后及诸位皇子,却未期待他们作答。
他转身在写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宣纸下方,又添上纸币宝钞法五个大字。
日光之下无新事。
今时今日发生的一切,乃至未来将现的景象,历史上早已反复重演。
可惜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教训。
大明通行宝钞,本质上不过是对元朝中统元宝交钞的仿效罢了。
“让我们深入探讨前元宝钞制度的崩溃如何加速了元朝的覆灭。”
“元朝的 ,表面看来与其他朝代相似,都是因民众反抗所致。”
“但究其根本,元朝崩溃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推行的宝钞货币体系彻底失效。”
“待我们梳理完元朝宝钞制度的运作、混乱与崩溃过程,再对比当下大明通行的宝钞制度。”
“届时大明宝钞制度中潜藏的弊端,诸位自会了然于胸。”
当燕长倾再次说出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时,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无不凝神屏息。
上次听闻此言,正是剖析大明藩制弊端之际。
燕长倾转身在木板的【纸币宝钞法】标题下写下【中统元宝交钞】,同时讲解:
自秦汉以降,铜铸币为主、金银为辅的货币体系渐成定制。
在此传统下,铜钱承担主要交易职能,金银则多用于大额交易与财富储藏,流通有限。
然大额支付时,金属货币运输不便、成本高昂的缺陷便显露无遗。
故为降低流通成本,唐有飞钱,宋有交子会子,金国亦行交钞。
纸币之运用,可谓源远流长。
然唐之飞钱,宋之会子,皆属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
若论真正在全国范围统一推行纸币,确立纸币为本位货币者,当属元朝!
堂下,朱元璋、马皇后及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皆全神贯注。
毕竟儒家经典随时可闻,
而钱钞金融之学,满朝文武恐无一人能解。
加之深知《屠龙技》所授皆治国要术,
众人皆怀着求知之心认真听讲。
蒙元何以颠覆中原千年铜本位传统?
其因有二:首为宋金纸币流通之影响。
金国末年,朝廷为筹措军费应对战事,开始大量印发纸币。然而战事接连失利,军费开支剧增,加之纸币滥发无度,最终导致北方地区物价飞涨,货币体系彻底瓦解。
蒙元初期接管金国政权时,为维持经济稳定,在部分区域沿用了金国的纸币制度。与此同时,南宋境内虽未全面推行,但交子、会子等纸币已在民间流通。这些都为后来元朝统一发行全国性纸币奠定了基础。
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横跨欧亚的国际贸易需求。南宋嘉定十一年,成吉思汗遣使团携商队前往花剌子模寻求通商。讹答剌守将觊觎商队财物,不仅劫掠货物,更杀害使团成员。作为掌控东西商路的商业帝国,花剌子模统治者无法容忍蒙元分享贸易利益,因而制造了这场 。讹答剌事件最终成为蒙元西征的 。
在随后的西征过程中,一个横跨万里的国际贸易网络逐渐形成。传统的金银铜币受限于矿产产量,供给缺乏弹性,加之重量大、运输成本高,严重制约着大宗跨国贸易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两大因素,蒙元最终摒弃了中原沿袭千年的金属货币体系,全面推行纸币制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