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马克思?】
【为何从未在典籍中见过此名?】
朱标紧锁眉头,试图在儒家经典中寻找相关记载。从宋元理学回溯至汉代经学,乃至先秦诸子百家,却始终找不到这位先贤的蛛丝马迹。
【这位前辈竟在史册上毫无痕迹...】
【莫非是毁于秦始皇焚书坑儒?】
这个念头刚浮现,朱标自己都觉荒唐,却又不禁细想:
【似乎...也不无可能!】
实在不能怪朱标如此揣测,能开创《屠龙技》这等学问之人,纵不论其是否大逆不道,必是惊世之才!
这位拥有绝世才智之人,宛如夜空中独悬的皓月,光芒夺目!
只要他曾存于世,史册中必会留下他的名号与事迹!
然而朱标翻遍记忆与典籍,却始终寻不到关于此人的任何记载。
这显然不合常理!
除非……有更可怕的存在,抹去了这位前辈的一切痕迹!
在朱标的认知里,唯有大秦始皇帝嬴政具备这样的能力,而“焚书坑儒”一事恰好与之对应。
【想必是暴虐的嬴政一统天下后,民不聊生,马恩·马克思前辈愤而创出《屠龙技》,意图诛灭暴秦!】
【后来嬴政得知此术,震怒之下发动“焚书坑儒”,只为彻底销毁《屠龙技》与马恩·马克思的记载!】
【如此一来,后世便再无人知晓这位前辈的存在。】
【直到燕学士偶然获得其传承,《屠龙技》才重现人间,马恩·马克思之名也得以流传!】
想到这里,朱标心潮澎湃,自认揭开了历史的 ——
“焚书坑儒”不过是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抹杀《屠龙技》与马恩·马克思!
与朱标的兴奋不同,朱棣更在意燕长倾提到的另外两位无名前辈。
【马恩·马克思创《屠龙技》,而后两位无名氏将其升华,使之从虚无缥缈的理论化为切实可行的学问?】
【如此说来,真正将《屠龙技》这门学问发扬光大的,其实是那两位无名前辈?!】
【不知这两位隐姓埋名的先贤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这般惊世骇俗的才学!】
朱棣心中对这两位无名氏前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燕长倾的讲述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如果说马恩·马克思是《屠龙技》的开创者,那么另外两位无名前辈,必定是将这门学问推向巅峰的集大成者。
对于这样的圣贤,朱棣自然充满好奇。
毕竟敢于完善这等大逆不道的学问,想必也是颇有几分离经叛道的胆识。
巧的是,他朱棣骨子里也带着几分这样的特质。
或许他们之间会有共鸣。
可惜对方隐匿了身份。
即便想通过他们的着作来了解其思想,也无从着手。
当然,也可能是燕长倾知晓其真实身份却不愿透露。
【或许是为了避免《屠龙技》传播后给他们带来祸患,才选择隐姓埋名吧。】
【能将这门学问完善至巅峰,这般旷世才华,即便在诸子百家中也属罕见!】
【说不定就是某两位先贤的化身!】
朱棣暗自揣测着,但这些终究只是猜测。
那两位无名氏的真实身份,恐怕只有燕长倾知晓。
又或许,连燕长倾也不得而知。
......
与此同时,暗室中的朱元璋听到燕长倾提及马恩·马克思之名,眼中精光一闪。
对一位 而言,最怕的不是信息有限,而是毫无头绪。
如今终于知晓了《屠龙技》创始人的名号!
朱元璋当即提笔在纸上写道:
【姓马,名恩,字克思,即刻彻查与此名有关的一切线索!】
【无论古今,凡与此名相关者,务必详查!】
桌案上的细绳被轻轻拨动,细微的震颤沿着绳索延伸数十米,传入另一间屋子。
屋内,日夜看守细绳的锦衣卫见末端铃铛轻响,神色骤变,立即派人通禀指挥使毛骧。
与此同时,一名不识字的聋哑侍从快步走向朱元璋的密室。
片刻后,毛骧匆匆赶到,聋哑侍从也已从密室返回,双手奉上一张折叠的宣纸。毛骧展开扫视,随即下令锦衣卫彻查马恩·马克思的一切情报。
另一边,《屠龙技》教室内,燕长倾简短介绍创始人后,直切主题。
“《屠龙技》第一核心——【权】!”他转身在黑板上挥毫写下大字,问道:“诸位殿下,谁能解‘权’为何物?”
秦王朱樉与晋王朱棡眉头微蹙,目露困惑——此问与《屠龙技》何干?然二人胸有成竹,论权柄,除父皇与太子朱标外,无人能出其右。
朱樉瞥向朱标,见其微笑未语,便傲然起身:“操生杀之柄,掌四海之命,是为权!”他心中所想,正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朱棡随即站定,声若金石:“一言为天下法,一行为万世则,方为权!”他所求者,亦是凌驾众生的 之威。
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静默如初。年幼的齐王朱榑见兄长们不语,跃起高呼:“随心所欲,无所拘束,便是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