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弼大军压境。
望着不算高耸的城墙,往昔的不快又涌上心头。
城头飘扬的旗帜分明写着,守将仍是那个张亭!
这次定要叫这厮尝尝苦头。
可心底清楚,尚未交锋就已失了先机。
特意取道大巴山险径,本想出其不意拿下谷城,再趁势突袭防备空虚的襄阳。谁知张亭这厮竟在山口设了哨所,大军刚出山道就被发现。
突袭变强攻,全盘计划都被打乱。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数万大军轻装穿越山道,粮草所剩无几。若五日内攻不下谷城,全军就要断炊。
禀将军,粮草尚可支撑半月。
听到军需官汇报,察罕嘴角微扬。
他向来粮草充足,故作粮尽之态只为迷惑汉军。
半月粮草...沿途再劫掠些应当足够!
传令全军加速行进!察罕厉声喝道。
夕阳西沉,余晖染红天际。
张良佐望着落日迟疑道:大哥,不如明日再攻?
糊涂!张良弼怒斥,兵贵神速!拖延时日只会让襄阳守军戒备,等朱慕回师更是不妙!况且粮草将尽!
早知不该听信察罕...张良佐低声抱怨。
住口!张良弼瞪眼喝道,既已至此,速速整军!察罕大人说过,城中自有接应...
暮色渐浓时,进攻的号角骤然响起。
刹那间杀声震天,谷城百姓这才惊觉战火已至。
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只透过缝隙窥视街上匆忙调动的军队。
客栈里,小和尚与王离相对而坐,窗外脚步声不绝于耳。
城头厮杀声此起彼伏,间或夹杂着急促的警锣声。因客栈临近城墙,战况听得格外真切,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
见王离神色自若,小和尚忍不住问:城若破了,我们如何是好?你竟不惧?
王离轻轻扬起嘴角:“不必畏惧,恐惧也无济于事,何况我看张亭将军胸有成竹。”
小沙弥微微颔首,不再言语,眼中却闪过几分钦佩。
战火持续至暮色四合,张良弼才下令收兵。
翌日破晓,喊杀声便撕裂晨雾。
城中百姓尚未生火造饭,催命的号角已然响彻云霄。饱餐战饭的张良弼部众急不可耐地扑向谷城城墙,精兵悍将如潮水般涌向城头。
日影缓慢爬过天穹,待到午后时分,一队血染征袍的士兵突然闯入客栈。
“张亭将军战死了?!”
小沙弥猛地从席间弹起。
王离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
他所有谋划都建立在张亭的将才之上,如今主将殒命,城池安危顿时成了未知数。
“将军如何殉国的?”小沙弥急问。
一名浑身血污的 悲声道:“李副将那个叛徒!枉费张将军当年救他性命,竟在激战时背后捅刀——将军他...死不瞑目啊!”
(实则李副将乃察罕暗棋,非张良弼部属)
“叛贼伏诛否?城防现下如何?”
小沙弥顾不得哀悼,当务之急是城墙安危。
抹着血泪道:“弟兄们已将叛贼剁成肉泥,可敌军趁乱登城...折了许多兄弟,好歹是守住了。”
“那如今......”
小沙弥忽觉不妙,莫非——
果然见 单膝跪地:“请大人登城主持大局!张将军生前说过,您可是汉王近臣!”
小沙弥闭目沉吟,蓦然睁眼:“带路。”转身对王离道:“你在此处候着。”
王离捻着佛珠:“静候佳音。”
整夜金戈不绝,直至东方既白。小沙弥未归,城门未破。
第三日的厮杀,随着朝阳再度燃起。
片刻后,几匹快马从城门疾驰而出,马背上的士兵敲着铜锣高声宣告:城墙告急!姚大人下令征召城中十六岁以上男丁轮番守城,独子可免,多子之家留一子,孤寡残疾者免,年过五旬者免......藏匿抗命者,斩立决!
街道两旁的民宅陆续走出男子,人人脸上写满惶恐与无措。
与此同时,一队队官兵开始逐户搜查,严防藏匿壮丁。
客栈内顿时喧哗四起。
竟要征召百姓守城。
城防已危急至此?
看来张将军阵亡对守军打击甚大。
王离起身走出房间,客栈大堂乱作一团。
众人皆惊慌失措。
门外官兵正催促客栈众人前往城下登记,忽见一袭白衣的少年从容走出,沉声问道:登记处何在?
少年身着素白儒衫,连软履亦是同色,唯有腰间碧竹洞箫点缀其间,显得清雅脱俗。
乌黑长发以白绸束起,剑眉星目间更显唇红齿白,气度不凡。
虽衣着简朴,却自有一番风骨。那支竹箫乃李赛所赠,他始终随身携带。
在这纷乱嘈杂之中,少年的沉静气度格外醒目。
他缓步穿过大堂,问明方向后便朝城墙行去。
行至半途忽驻足回首,对着客栈众人朗声道:敌军远道而来粮草匮乏,若城破必行劫掠,诸位还要龟缩待毙么?
随即引吭高歌:
王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
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
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歌声落,白衣翩然远去,再不回首。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