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曾经是省厅行为分析组一颗耀眼的新星,如今的身份是云城市南城派出所档案室的管理员——用副所长老马的话说,就是个“吃闲饭的”。被下放的根源是一桩无法辩驳的“重大误判”。那摊溅在询问笔录上的暗红血迹,成了他职业履历上永不褪色的污点,也像一道沉重的铁闸,死死锁住了他引以为傲的洞察神经。今天,是他离开行为分析核心的第189天。窗外城市的喧嚣被厚重的档案室铁门隔绝,只剩下灰尘在唯一的光束里无声浮沉,如同他深陷泥沼、停滞不前的人生。
坐在他对面破旧木凳上的女人叫刘梅。她眼窝深陷,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神经质地绞着洗得发白的衣角,声音里压抑不住的恐惧像碎裂的玻璃碴子,尖锐又扎人:“陈、陈警官?老张说……说你懂这个……我女儿,莉莉,她……她最近变得太吓人了……”
陈默放下手里那份散发着陈腐气息的七十年代盗窃案卷宗,泛黄的纸页边缘几乎要碎裂。他点开电脑上一个空白文档,光标在惨白的屏幕上固执地闪烁,像无声的催促。“刘女士,别急,慢慢说。‘吓人’具体指什么?”
“她以前多乖啊!”刘梅的眼泪瞬间决堤,顺着憔悴的脸颊滑落,“就这半年!成绩一落千丈,门一关就是一整天!对着手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跟丢了魂似的!问她什么都不说,一开口就吼,像换了个人!摔东西!上周……”她猛地撸起袖子,露出小臂上几道新鲜的、带着暗红血痂的抓痕,触目惊心,“我去拦她拿刀划自己,她就这么挠我!警察同志,她才十五啊!她是不是……被什么脏东西缠上了?还是……还是学校有人逼她?”她的眼神充满绝望,像溺水者死死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那稻草却脆弱得随时会断。
陈默的指尖在键盘敲下关键词:青少年、行为剧变、情绪失控、自残、攻击性、社交退缩、手机依赖/防御。他的大脑本能地开始构建模型:典型的青春期危机叠加外部高压?校园霸凌?家庭隐性创伤爆发?还是……更危险的网络陷阱或情感操控?信息碎片在他脑中碰撞:父母离异(潜在创伤源)、近期剧变(催化剂)、对手机近乎病态的依赖和防御(核心线索)、自残攻击(强烈求救信号/情绪宣泄失控)……
“莉莉的手机,你看过内容吗?”陈默追问,声音低沉。
“锁着的!密码换了!根本不让我碰!”刘梅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崩溃边缘的尖利,“问她和谁聊天,她就尖叫,骂我是控制狂,要毁了她……我毁了她?我是她妈啊!”她捂着脸,瘦削的肩膀剧烈抖动,压抑的呜咽在寂静的档案室里格外刺耳。
“最近家里或学校有特别的事吗?任何细节都行。”陈默试图寻找那个关键的“扳机”。
“没有啊!我和她爸……离了两年了!她当时没这样啊!老师就说她上课老走神,独来独往,跟谁也不交流……”刘梅的哭诉在狭窄的空间里回荡,更添绝望。
碎片在陈默脑中逐渐拼合:一个遭遇严重外部压力或情感操控,且认为无法向身边人求助的少女。问题的核心,极大概率深陷于她的网络社交圈。需要立即查看她的网络社交记录,这是干预的关键!
“理论上……突破口应该在她的网络社交,尤其是即时通讯。”陈默下意识地说出口,手指悬在键盘上,准备敲下建议:申请查看手机、家校联动、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介入……
“那……那怎么办?陈警官,你能帮帮她吗?求你了!”刘梅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中迸发出强烈的、孤注一掷的希冀,那目光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陈默脸上。
档案室门口,正探头进来想拿扫帚的辅警小王,闻言也停住了脚步,好奇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看热闹神情望了过来。
陈默的手指,僵在了半空,仿佛被无形的冰冻结。
那一次……也是这样笃定。
一个看似“典型”的家庭纠纷现场,丈夫暴跳如雷,妻子瑟缩哭泣。陈默根据碎片信息快速侧写:长期精神虐待,妻子濒临崩溃,建议立即隔离保护。然后……然后那个看似懦弱的女人,在密闭的询问室里,用藏起的裁纸刀,决绝地割开了自己的颈动脉……温热的、带着浓重铁锈味的液体溅上笔录纸的触感,混合着生命急速流逝的绝望气息,如同海啸般瞬间冲垮了陈默的思维堤坝!胃部剧烈痉挛,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后背衬衫!悬在键盘上的手指,控制不住地开始细微而高频地颤抖,那冰冷的恐惧感再次攫住了他。
“陈警官?”刘梅的声音带着疑惑和迅速蔓延开来的、更深沉的惶恐,像一盆冰水狠狠浇在陈默脸上。
陈默猛地吸了一口气,如同逃离深渊般将视线从空白的文档上撕开,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着生锈的铁皮:“呃……刘女士,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先找学校的心理老师,或者……嗯,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他们介入更……专业……”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苍白、无力,连他自己都感到虚伪和窒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