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之海铺展在概念边疆的尽头,那是片由纯粹意识体构成的蔚蓝海域。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发光的“意识泡”——有的像闪烁的星点,包裹着个体的细微思绪;有的像巨大的水母,承载着群体的共同记忆;还有的像不断旋转的光环,是尚未成型的新生意识。这些意识体本应通过“共鸣波”互相连接,像无数音符组成和谐的乐章,此刻却被层淡灰色的“隔绝之力”笼罩。隔绝之力像透明的薄膜,将每个意识泡包裹其中,让共鸣波无法穿透,海面上的光芒因此变得黯淡,原本流动的意识海也出现了凝滞的斑块,像结了层薄冰的湖面。阿芷站在概念舟改造的“意识舟”上,船身由“共鸣合金”打造,能模拟意识体的波动频率,船舷两侧伸出的感应触须,正不断释放着柔和的共鸣能量,试图融化周围的隔绝薄膜。
“江大哥,这些意识体真的是因为害怕被同化才拒绝共鸣吗?”阿芷伸出手,指尖刚触碰到个靠近船身的意识泡,泡壁上的隔绝薄膜便泛起涟漪,透过薄膜能看到里面蜷缩着团微弱的蓝光——那是个因长期隔绝而濒临消散的个体意识,它在触须的共鸣能量下轻轻颤抖,却始终不敢冲破薄膜。她的布包里,那块纳念壶收集的原始概念能量此刻化作团无色的雾气,雾气接触到隔绝薄膜时,会化作纤细的光丝,暂时在膜上钻出小孔,让意识泡内外的共鸣波得以短暂交汇。布包深处,块从意识海床捡来的“共鸣晶”正在微微发烫,晶体呈半透明的蔚蓝色,内部封存着颗核桃大小的金色核心——那是“共鸣之心”的碎片,是意识之海的能量源头,却被层厚厚的灰色硬壳包裹,硬壳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纹,显然是被隔绝之力长期挤压的结果,核心的金色光芒只能透过裂纹微弱地透出,像风中残烛。“未知边疆的概念之心说意识之海是‘理解的源头’,海中心的共鸣心能强化意识体的连接,是不是真的呀?”
江叙白举着玄鸟令牌站在意识舟的船头,牌面的意识纹在海面上展开,形成道淡金色的共鸣场。共鸣场能暂时中和隔绝之力,让场内的意识泡互相传递微弱的波动,场边缘与灰色薄膜碰撞时,会产生“嗡嗡”的低频震动,像两种频率的意识在艰难对话。他指尖划过令牌的光纹,共鸣场突然分出无数细小的光丝,像温柔的桥梁,连接着那些濒临消散的意识泡,让它们的蓝光渐渐明亮。“这层灰色硬壳是‘自我壁垒的结晶’,”他盯着共鸣之心碎片周围最厚重的隔绝区域,那里的意识泡密度最大,彼此间的距离却最远,“守陵人在昆仑墟的意识石碑上记载过‘隔绝之惑’:意识体在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保护边界,防止被外界意识吞噬,但过度的自我保护会变成壁垒,就像给心灵装了道永远打不开的门。共鸣之心被‘壁垒茧’包裹,无法释放‘连接指令’,才让意识之海陷入隔绝的僵局。”
萧既明扛着柄用共鸣晶与意识泡碎片打造的“共情凿”,凿头呈圆弧状,表面刻着“我与你”的共鸣纹,挥动时会释放出温暖的橙色波动。这种波动能触碰到意识体的核心记忆,唤醒它们对共鸣的本能渴望,让隔绝薄膜出现融化的迹象。“未知边疆的概念之心说,”他往嘴里塞了块用流动泉泉水混合意识能量做的“共鸣糕”,糕点在舌尖化开时,能“听”到意识海深处的微弱呼唤——那是无数意识体在隔绝中发出的孤独呐喊,像被关在不同房间里的人互相敲击墙壁,“意识之海的‘连接泉’在共鸣之心的正下方,泉水是所有意识体共鸣时产生的‘理解能量’凝结而成,能溶解壁垒茧,让共鸣之心恢复活力,最近泉眼被层灰黑色的‘隔阂垢’堵住了,连丝理解能量都透不出来。”他从背篓里掏出个由共鸣合金做的“传声螺”,螺口刻着扩散的波纹,“概念之心说这螺能收集连接泉的能量,哪怕只有丝,也能在隔阂垢上钻开个小孔。”
沈清和正用星脉珠检测共鸣晶的能量,珠体悬在晶体上方,投射出的共鸣图谱上,代表“连接”的金色波段被代表“隔绝”的灰色波段压制,只有在共鸣之心碎片闪烁的瞬间,金色波段才会出现短暂的上扬,像黑暗中燃起的火苗。他的披风里,那株见证了概念边疆探索的和鸣花幼苗此刻开出了双色花朵:花瓣内侧是温暖的橙色,承载着“理解”的能量;外侧是宁静的蓝色,蕴含着“尊重边界”的智慧。两种颜色在花心中交汇,形成和谐的紫色,这种“边界共鸣”能量能让意识体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与外界建立连接,像隔着窗户互相问候,既不打破玻璃,也不隔绝温暖。“这些隔绝之力不是单纯的恶意,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现,”他指着图谱上灰色波段的波动规律,“它们的频率与分脉教残留的‘孤立咒’完全同步,这种咒语能放大意识体对‘失去自我’的恐惧,让它们相信只有彻底隔绝才能保护自己,就像害怕受伤的刺猬,把自己缩成刺球,却也隔绝了所有温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