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源自大燕遗库深处的秘道,远比想象中更长、更曲折。
它并非笔直通向山外,而是在山腹中蜿蜒盘旋,时而向上,时而又向下深入,岔路虽不多,但每一条都黑黢黢地透着诡异,显然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迷惑与防御。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土腥气和一种更为陈旧的霉味,脚下不时能踩到散落的碎石和早已风化的兽骨。
狄仁杰三人循着地上依稀可辨的、相对新鲜的拖拽痕迹和脚印,艰难地前行。
张承翊的伤势因这番奔波而隐隐作痛,脸色愈发苍白,但他仍强撑着持刀在前开路,警惕着可能存在的机关或伏兵。
然而,一路行来,除了无尽的黑暗和自身的脚步声,再无任何异常。
陈玄似乎对他们能否找到并追踪至此毫不担心,或者说,他自信于这条秘道的隐蔽与复杂。
终于,在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隐约传来微弱的光线和潺潺的水声。
三人精神一振,加快脚步。
出口隐藏在一处极为隐蔽的山涧裂缝之中,外面被茂密的藤蔓和乱石遮挡,若非循迹而来,绝难发现。
拨开藤蔓,清新的空气涌入肺腑,眼前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远处可见朔州城的轮廓——他们已然身处红烛寺所在山脉的另一侧。
出口处的痕迹更加杂乱,除了更多更清晰的拖拽重物的痕迹,还有凌乱的马蹄印和车辙印!
车辙印很深,显然负载极重,通向山下一条被荒草掩盖的、几乎看不出路径的小道。
“他们动用了马车!”张承翊蹲下身仔细查验,“看这蹄印和车辙数量,不止一辆!而且离去时间不会超过十二个时辰!”
狄仁杰面色凝重地望着车辙消失的方向。
陈玄不仅成功脱身,还几乎搬空了大燕遗库,并动用了相当规模的运输力量。
在这边防重地,如此规模的异动,绝不可能完全瞒天过海。
“如此多的财宝,如此显眼的车队,要想顺利运出朔州,甚至运往边境…”狄仁杰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冰冷,“若无沿途关卡的默许甚至配合,绝无可能!”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苍茫的山野和远处的朔州城:“红烛寺在此经营多年,规模如此之大,所为之事如此骇人听闻,又是私设刑堂,又是暗建兵工厂,如今更牵扯出前朝宝藏!若说仅凭陈玄一伙江湖逆贼就能做到,老夫绝不相信!”
孙敬之闻言,悚然一惊:“恩师的意思是…朝中…朔州官府内部…有他们的内应?”
“不是可能,是必然!”
狄仁杰斩钉截铁,“而且此内应职位绝不会低!否则,如何能掩盖这许多失踪案?如何能对寺内僧兵武装视而不见?如何能对地下工坊的动静充耳不闻?又如何能在此刻,为这支运输巨额逆产的车队大开方便之门?!”
一股寒意瞬间席卷了孙敬之和张承翊。
若真如此,那这伙逆贼的势力,早已深深渗透进了帝国的肌体之中!
其威胁程度,远超一寺一地的叛乱!
“必须立刻返回都督府!”狄仁杰决然道,“查!彻查所有近年与红烛寺往来密切的官员!尤其是能影响边防关卡、物资调动之人!”
……
朔州都督府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雨将至。
王孝杰听闻狄仁杰三人竟从地宫生还,并带回了如此惊人的消息——前朝遗库、宝藏被转移、内应疑云,惊得半晌说不出话,额头上冷汗涔涔。
他镇守朔州多年,竟不知眼皮底下藏着如此惊天阴谋,更是可能出了内鬼,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更是失职大罪!
“查!一查到底!老子倒要看看,是哪个吃里扒外的王八蛋敢通敌卖国!”
王孝杰暴怒如雷,立刻下令调集所有近年来与红烛寺有关的公务卷宗,尤其是涉及物资采买、土地批文、治安巡查、以及边境关防记录的档案,几乎堆满了整整一间签押房。
狄仁杰、孙敬之立刻投入了浩繁的查阅工作。
张承翊则因伤势被强令休息,由军医重新包扎处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天色渐暗又再次放亮。
狄仁杰与孙敬之彻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在一行行枯燥的文字、一串串冰冷的数字中搜寻着可能的蛛丝马迹。
红烛寺的账面做得极为干净,香火收入、田产租赁、朝廷赏赐记录清晰,几乎挑不出错处。
与之有公务往来的官员也不少,但多是正常范畴。
然而,狄仁杰坚信,只要做过,必留痕迹。
他重点关注那些能接触边防、物资的官员记录。
“恩师!您看这个!”翌日午后,孙敬之忽然发出一声压抑着激动的低呼,他手中捧着一份关于边境物资稽查的卷宗,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狄仁杰立刻接过。
那是一份关于三个月前,一次例行边境巡防时,查获一批“疑似违禁铁器”的记录。
记录显示,巡防队在一支商队中发现了超出许可数量的生铁,本应扣押彻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