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狄仁杰沉吟道,“若是毒发倒地,挣扎翻滚,痕迹不应如此…这更像是在别处中毒,挣扎至此力竭而亡,或是…被人移动至此放置。”
“移动?”崔明珏一惊,“凶手为何要多此一举?”
“或许是为了混淆视听,将发现尸体的地点从真正的事发地移开。或许…”狄仁杰的目光变得深邃,“是为了让这尸体,更‘合适’地出现在这鬼市之旁,与这符瓦碎片一起,营造出某种‘氛围’。”
他话中有话,让崔明珏和孙敬之都感到一股寒意。
狄仁杰不再多言,他开始以尸体为中心,缓缓扩大搜索范围。
他走得很慢,目光一寸寸地扫过地面、墙根、甚至墙角稀疏的几根杂草。
雨水打湿了他的披风下摆,他却浑然不觉。
忽然,他在距离尸体约一丈远的一处墙根下停住了脚步。
那里地势稍高,积水较浅。
他俯下身,从怀中取出一方白色丝帕,小心翼翼地从泥水混合处,拈起了一小片东西。
众人好奇地望去,只见那似乎是一小片暗褐色的、干枯的植物碎片,形状奇特,像是某种花瓣或叶子的一角,若不细看,几乎与泥土无异。
“这是…”孙敬之疑惑道。
狄仁杰没有回答,只是将那片东西凑到灯笼光下,仔细观看,又轻轻嗅了嗅,眉头锁得更紧。
他将这小小碎片用丝帕包好,纳入怀中。
接着,他又在附近发现了几处模糊的、并非更夫或差役留下的脚印痕迹,但因雨水冲刷,已难以辨认具体形状和去向。
做完这一切,狄仁杰才直起身,目光再次落回那具冰冷的尸体上,缓缓道:“此案,绝非寻常中毒暴毙那般简单。”
崔明珏连忙道:“阁老明鉴!下官亦是觉得诡异非常,才敢惊动阁老。您看这…这像是江湖仇杀?还是…邪教作祟?”
他说出“邪教”二字时,声音都不自觉地压低了。
狄仁杰沉吟片刻,道:“是人为。绝非什么邪祟鬼怪。凶手故布疑阵,欲盖弥彰,反而留下了破绽。”
他指了指那瓦罐碎片,“此其一。”
又指了指怀中,“此其二。”
“至于动机…”他顿了顿,“眼下信息匮乏,尚难断定。仇杀、灭口、甚至…献祭作伪,皆有可能。需先从死者身份查起。”
他转向崔明珏:“崔县令。”
“下官在!”
“即刻命人仔细绘制死者面容图谱,张贴于洛阳各城门及里坊告示栏,询查近日失踪报案。详查其体貌特征,尤其注意其并非苦力的双手,以及可能存在的旧疾暗伤。同时,派人询问鬼市常客及周边住户,近日可曾见过形迹可疑或与此死者相似之人。”
“是!下官遵命!”崔明珏赶紧吩咐手下照办。
“此外,”狄仁杰补充道,“将此瓦罐碎片小心收拢,交由可靠之人,查验其陶土来源、烧制工艺,以及这朱砂的质地。还有,仔细验看死者胃中残留,比对各种已知毒物特性。”
安排完这些,狄仁杰最后看了一眼那具尸体,对仵作道:“详细验尸格目,明日一早送至我驿馆。”
“是,阁老。”
雨,似乎小了一些,但夜色更浓。
狄仁杰转身,对孙敬之道:“敬之,我们回去。”
孙敬之连忙应声,撑着伞,跟着老师向巷口的官轿走去。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被灯笼照亮的角落,心中充满了震撼。
恩师仅仅是这短短时间的勘查,竟已看出了如此之多自己全然未曾注意的细节,并条分缕析地布置下追查方向。
狄仁杰的步伐依旧沉稳,但孙敬之能感觉到,老师那平静的外表下,思绪正在飞速运转。
这起发生在雨夜鬼市的诡异命案,那具穿着不合身衣服的无名男尸,那个画着蹩脚符咒的瓦罐,还有那片不起眼的植物碎片…仿佛一组零散的、充满不祥意味的碎片,正等待着恩师去拼接出隐藏其后的真相。
轿子起行,碾过湿漉的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消失在洛阳深沉的雨夜之中。
而狄仁杰探寻真相的脚步,才刚刚开始。
(第2章 收)
喜欢大唐狄仁杰之裂国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唐狄仁杰之裂国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