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石头的少年被扯得一个踉跄,抬起头,露出一张带着菜色却棱角分明的脸,眼神有些倔强,飞快地扫了黎尔和林玉漱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双手紧张地攥着破旧的衣角。
林玉漱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些孩子。
她的精神力悄然覆盖过去,捕捉着他们细微的情绪波动——恐惧、麻木、渴望、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她的目光在石头身上停留了一下,少年身上有种不甘沉沦的韧劲,精神力反馈的情绪相对干净。
“还有这个,”张婆子又拉过一个稍微矮壮些、脸盘圆圆的男孩,“叫墩子!别看他个头不算最高,可有把子力气,人也机灵,他爹原是车把式,他也会点赶车的活儿!”
墩子抬起头,脸上带着点憨厚的笑容,眼神灵活。
林玉漱微微颔首。
这两个少年,一个沉稳有力,一个灵活勤快,正好互补。
“丫头这边!”张婆子转向女孩们,扯过一个身形纤细、低着头、手指却异常干净的女孩,
“这丫头叫春桃!十三了!原先在她们县里一个秀才家帮过佣,灶上活计、针线女红都拿得出手,性子也稳当!”
春桃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却带着怯意的脸,飞快地看了林玉漱一眼,又低下头去。
林玉漱注意到她虽然害怕,但站姿还算端正,手指确实干净,指甲缝里没有污垢,显然是个习惯整洁的。
“还有这个,秋月!”张婆子又拉过一个脸盘圆润、眼睛大大的女孩,“手脚麻利着呢!以前在杂货铺帮过忙,算账都伶俐,就是年纪小点,刚十二!”
秋月胆子似乎大些,好奇地打量着林玉漱和她怀里的荷姐儿,眼神里带着几分天真。
林玉漱心中有了计较。春桃稳重,适合内务和照顾荷姐儿;秋月活泼伶俐,可以跑腿帮衬。
“就他们四个吧。”林玉漱指着石头、墩子、春桃、秋月,对王掌柜道。
王掌柜立刻喜笑颜开:“夫人好眼力!这四个都是顶顶好的!”
他麻利地拿出四份身契,“一人十两银子,共四十两!这身契您收好,官府那边小店都办妥了,您放心!”
黎尔沉默地付了银钱。
林玉漱仔细检查了身契,确认无误,收好。
带着四个惴惴不安、如同惊弓之鸟般的孩子回到柳枝儿胡同的小院。
林玉漱让黎尔带石头和墩子去前院倒座房安置,自己则领着春桃和秋月进了后院东厢房。
她让两个女孩站好,目光平静地扫过她们紧张不安的脸。
“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林玉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我叫林玉漱,你们可以叫我夫人。外面那位,是我的夫君,姓黎,你们称老爷。这是我家小姐,荷姐儿。”她轻轻拍了拍怀里的女儿。
春桃和秋月连忙屈膝行礼:“夫人,老爷,小姐。”
“家里规矩不多,只有三条。”林玉漱伸出三根手指,语气清晰而严肃,
“第一,忠心。主家的事,无论大小,不得外传,嘴巴要严。”
“第二,勤快。分内之事,务必做好,手脚要干净。”
“第三,本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拿的,一根针线也不行。”
她顿了顿,目光在春桃和秋月脸上停留片刻:“记住了吗?”
两个女孩被林玉漱平静却带着无形压力的目光看得心头一紧,连忙深深低下头:“记住了,夫人!”
“春桃,”林玉漱看向那个清秀的女孩,
“你心思细,以后负责内院洒扫、浆洗,还有……”
她看了一眼怀里的荷姐儿,“照看小姐的起居,陪她玩耍。小姐年纪小,要格外仔细。”
春桃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郑重,立刻应道:“是!夫人!奴婢一定照顾好小姐!”
“秋月,”林玉漱又看向那个圆脸大眼睛的女孩,
“你手脚麻利,负责灶上帮衬、采买跑腿,还有前院老爷和石头、墩子那边的茶水点心。眼要亮,腿要勤。”
秋月也脆生生地应道:“是!夫人!奴婢记住了!”
林玉漱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
“你们初来,今日先熟悉环境,收拾好自己的住处。一会儿秋月跟我去西市采买些米粮菜蔬和被褥。春桃把后院这间厢房收拾出来,以后你和秋月就住这里。缺什么,跟我说。”
“是,夫人!”两个女孩齐声应道,声音里少了些惶恐,多了些踏实。
林玉漱又带着春桃和秋月,去前院见了石头和墩子,由黎尔亲自给他们分派了活计:
石头负责门房、守夜、劈柴挑水等重活;
墩子负责骡车的照料、赶车,以及前院的洒扫跑腿。
同样强调了三条规矩。
四个孩子站在新主家面前,听着明确的吩咐和虽严厉却清晰的规矩,看着眼前干净整齐的小院,再对比牙行里那阴暗拥挤、朝不保夕的日子,心中那份不安渐渐被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归属感取代。
他们恭恭敬敬地应下,眼中有了光。
日头西斜,将小院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秋月挎着篮子,跟在林玉漱身后,第一次以“家仆”的身份走向热闹的西市采买。
春桃则在厢房里,仔细地擦拭着每一处灰尘,将被褥铺得整整齐齐。
前院,石头沉默而有力地劈着柴火,墩子则拿着大扫帚,认真地清扫着青砖地面上的落叶。
黎尔按照林玉漱的吩咐,出去买了一辆车厢朴素结实的普通马车,正在马厩里给马匹和骡子喂草料和灵泉水。
荷姐儿在收拾干净的暖炕上,摆弄着新得的珍珠头花和小镯子,又拿起一个木头小人,奶声奶气地对着它说话:
“小人,你看,这是我们的新家!有爹爹,有娘,有荷姐儿,还有石头哥哥,墩子哥哥,春桃姐姐,秋月姐姐……”
林玉漱拎着买回的米面蔬菜走进后院,正好听到女儿稚嫩的话语。
她看着灶房门口,秋月正笨拙却努力地学着生火,春桃在井台边仔细地淘米,前院传来墩子扫地的沙沙声和石头劈柴的脆响……
炊烟第一次从新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带着人间烟火的踏实气息。
喜欢黎姿的快穿奇遇记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黎姿的快穿奇遇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