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春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躁动的生机。位于塞纳河左岸、新近落成的“图谱艺术”总部大楼里,苏晚正主持一场至关重要的季度战略会议。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极简风格的会议长桌上,映照着在场每一位核心成员凝重的脸庞。
与宏基集团关于“艺术综合体”项目的合作已进入深水区,细节条款的拉扯如同精密的外科手术,每一刀都关乎未来巨大的利益分配。苏晚坐在主位,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珍珠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挽成低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她目光沉静地扫过正在汇报的法务总监,指尖无意识地在平板电脑的边缘轻轻敲击,那上面显示着宏基最新发来的、措辞更为苛刻的补充协议草案。
“他们坚持要求,‘图谱艺术’在综合体运营公司的董事会席位仅为观察员身份,不具备投票权。同时,关于‘Su‘s Atlas’品牌在项目中的使用范畴和衍生收益分成,他们单方面引入了新的限制性解释条款。”法务总监的语气带着压抑的愤懑。
会议室里一片沉寂。这意味着,“图谱艺术”将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之外,沦为一个高级顾问角色,而品牌价值也将被最大限度地榨取。
林薇坐在苏晚右手边,微微蹙眉,但她没有立即发言,而是将目光投向苏晚,等待她的决断。经过数次磨合,团队已经习惯,最终拍板的是这位看似年轻、却拥有惊人定力和商业直觉的创始人。
苏晚没有立刻回应,她端起面前的骨瓷杯,轻轻呷了一口黑咖啡,苦涩的液体让她精神一振。她想起昨夜视频通话时,念安展示他在学校手工课上做的、有些粗糙的陶土小人,眼里闪着光说:“妈妈,这是你,这是爸爸,这是我,我们是一家人。”那一刻的温暖与此刻会议桌上的冰冷博弈,形成尖锐的对比,也愈发坚定了她必须赢下这一局的决心。她不仅要为“图谱艺术”争取利益,更要为念安的未来,筑起一座无人能轻视的堡垒。
“告诉王副总,”苏晚放下茶杯,声音清晰而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观察员身份可以接受。”
此言一出,几位高管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连林薇都侧目看向她。
苏晚话锋一转,继续道:“但有两个前提。第一,观察员须列席所有核心决策会议,并拥有对所有涉及品牌调性、艺术内容及客户体验相关议题的一票否决权。第二,在补充协议中增加一条:若因合作方(宏基)的决策,导致项目艺术核心价值严重偏离初始定位,并对‘Su‘s Atlas’品牌声誉造成实质性损害,‘图谱艺术’有权单方面终止授权,并要求宏基按项目总投入的百分之三十进行赔偿。”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抽气声。这一招以退为进,看似放弃了投票权,却用“一票否决权”和“天价赔偿”条款,牢牢卡住了项目的灵魂命脉。这已不是商业谈判,更像是某种程度上的“艺术主权”宣言。
“苏总,这……条件是否过于强硬?宏基方面恐怕很难接受。”商务总监谨慎地提出疑虑。
“他们不会接受最初版本,谈判本就是妥协的艺术。”苏晚目光扫过众人,“但妥协必须有底线。我们的底线就是艺术的主导权和品牌的完整性。如果失去这些,‘图谱艺术’参与这个项目的意义何在?仅仅是为了那点授权费吗?”
她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街道和波光粼粼的塞纳河。“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地产项目,而是一个文化地标。宏基有资本和渠道,但我们有他们无法复制的核心价值——艺术灵魂。如果他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试图稀释它,那么合作的基础就不复存在。”
她的背影挺拔,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需要看魏友泉脸色、在情感中挣扎的苏晚,而是一个杀伐决断、为自己的商业帝国划定疆界的领导者。
“按这个方向去谈。”她转过身,目光锐利,“另外,启动B计划,接触一下另外两家对文化地产有兴趣的东南亚财团,释放出我们正在评估其他合作可能性的信号。记住,姿态要从容,信息要模糊但精准地传递出去。”
双管齐下,一手坚守底线,一手准备后路。团队成员们精神一振,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领命而去。
会议结束后,林薇留了下来。她走到苏晚身边,递给她一杯温水,眼中带着欣赏和一丝复杂的担忧。“你越来越有‘魏先生’的影子了。”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苏晚接过水杯,手指微微收紧。这句话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她一下。她是在模仿魏友泉吗?不,她只是在用自己能掌握的方式,保护必须保护的东西。但不可否认,在商业的染缸里浸泡越久,她确实越来越熟悉并开始运用那些曾经不屑的规则和手段。
“我只是在做我认为正确的事。”苏晚抿了口水,语气平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