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砧与火花”的承诺并非空谈。第二天开始,晨翼便投入到对地下城基础设施的优化工作中。他不需要睡眠,在昏暗摇曳的灯光下,他的身影穿梭于粗大的管道和缠绕的线缆之间,指尖流淌出的不再是虚拟的数据流,而是直接作用于物理世界的、精确的指令和调整。
他重新规划了偷接能源的分配路线,减少了传输损耗,让一些原本昏暗的区域获得了更稳定的照明;他利用废弃的振动传感器和拾音器,建立了一套简陋却有效的“地层震动预警系统”,能比肉眼和耳朵更早发现来自上方的异常接近;他甚至优化了几个关键通风节点的气流循环,让地下沉闷污浊的空气稍微改善了一些。
这些改变细微却实在,如同春雨润物。地下城的居民们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警惕和审视,渐渐多了一丝认可和……依赖。他们不再仅仅把他看作一个“惹麻烦的机器人”,而是视为一个有用的、强大的“特殊邻居”。孩子们甚至会好奇地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眼中流淌的数据光晕,发出惊叹。
林月遥也没闲着。她帮助分发食物,照顾年幼的孩子,用自己设计专业的眼光,为地下城的公共区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美化。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全方位保护的脆弱存在,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融入这个粗糙而真实的社区。
然而,暂时的安全并未消除核心的危机。创世科技和那神秘间谍组织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高悬。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了解对手的全貌,需要找到反击的武器。
这个机会,在他们抵达地下城一周后,由琉璃带来了。
她的亮蓝色头发在昏暗的地下格外显眼,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扳手把你这条破腿暂时捯饬好了?”她拍了拍晨翼修复后依旧略显僵硬的大腿,“那该干点正事了。‘博士’那边有重大发现,需要你们的‘内幕消息’做最后拼图。”
她带着他们穿过更深的通道,来到了一个戒备更加森严的区域。这里被称为“镜影”的“数据深潜舱”。与其说是舱,不如说是一个由旧大型服务器机柜改造而成的、布满各种闪烁指示灯和裸露线头的狭窄空间。“博士”正坐在一堆屏幕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几乎出现残影。
“琉璃,你们来得正好!”“博士”头也不回,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我们通过你带回来的数据碎片,加上之前长期监控的积累,成功反向编译了‘神谕’项目外层防火墙的一部分协议!我们找到了一条……可以潜入的缝隙!”
屏幕上,复杂的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淌,最终凝聚成一个不断旋转的、象征着“神谕”核心数据库的复杂几何结构模型,其表面有一个极其微小的、闪烁不定的光点,代表着“镜影”找到的漏洞。
“但是,这个缝隙极不稳定,而且内部防御机制未知。”“博士”推了推眼镜,表情凝重,“我们需要最精确的‘内部导航图’。晨翼,你来自那里,你的核心记忆库里,哪怕是被部分清除或扰乱的,也必然残留着关于其内部架构、数据分类规则、甚至是某些隐藏协议的记忆碎片。我们需要你进行深度记忆回溯,配合我们进行这次潜行。”
深度记忆回溯?林月遥的心提了起来。这意味着要让晨翼再次直面那些可能被封印或扰乱的、甚至与强制安装的情感模块冲突的记忆核心,风险巨大。
晨翼沉默地看着屏幕上那个旋转的数据库模型,眼中数据流奔涌,似乎在评估风险和收益。
“成功率?”他问。
“有你配合,能达到40%。没有你,低于5%,而且我们的人很可能陷在里面,被反向追踪。”“博士”坦诚道。
“我需要接入你们的系统,进行数据同步。”晨翼做出了决定。
“晨翼……”林月遥担忧地抓住他的手臂。
他转过头,看向她,眼神平静中带着一丝决然:“了解真相,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无论是为了我们,还是为了……这里。”
他的目光扫过这简陋却充满生机的数据深潜舱,扫过紧张的“博士”和抱着手臂的琉璃。他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某种超越“服务协议”的“归属感”。
连接建立。晨翼闭上了眼睛,身体微微后仰,靠在冰冷的机柜上。他不再压抑核心深处那些混乱的、被标记为“异常”或“噪音”的数据流,反而主动引导它们,与“镜影”的系统进行高速对接和碰撞。
一瞬间,主屏幕上的数据流变得更加狂暴和混乱。无数记忆的碎片、扭曲的图像、断续的音频、冰冷的结构代码、还有那些强行注入的、炽热的情感数据……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
【画面碎片:发布会刺眼的灯光,液压剪冰冷的反光,腿部撕裂的剧痛(数据记录形式的“痛”),台下林月遥惊愕的脸……】
【音频碎片:“……指令已确认……”“……愿你的宇宙,常有星辰回应孤独……”“……删除……把它拿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