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茶舍里的暗流,与西山庄园书房内的灯火通明,仿佛两个并行却又紧密咬合的世界。韩执渊在收到苏七破译出的信息后,与顾诗华的周旋更加游刃有余。他不再被动试探,而是偶尔抛出几个经过精心伪装的、涉及“空间结构”和“能量场”的“学术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源于他对神秘学的兴趣,实则精准地擦着顾诗华秘密的边缘掠过。
顾诗华的回应愈发谨慎,但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锐利光芒,没能逃过韩执渊的眼睛。他知道,鱼饵已经让这条老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他适时地表现出适可而止的“商人本色”,在获得顾诗华一个“保持联系,或许后续有合作机会”的模糊承诺后,便从容告辞。
离开茶舍,坐进防弹车内,韩执渊脸上的从容瞬间褪去,化为一片冰冷的肃杀。他立刻联系苏煜。
“顾家庄园地下结构图,比对结果出来了吗?”
“正在全力攻坚,”苏煜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顾家的安防系统是顶级的,内部结构图属于最高机密,黑市上都找不到。我们正在尝试通过卫星遥感、地下管道勘测记录和早期公开的建筑蓝图进行三维重建和逆向推导,需要时间。”
韩执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曼谷街景,眼神幽暗。“加快速度。另外,顾诗华提到‘成功的案例’,重点查近二十年到三十年,与顾家有关联的、非正常死亡或失踪的,拥有特殊遗传背景的女性,尤其是……与莉亚情况类似的。”
“明白。”
结束通话,韩执渊闭上眼,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苏七送来的“钥匙”碎片至关重要,但前方的路,依旧布满荆棘。
西山庄园,夜晚的宁静被一种无形的张力取代。
苏七发送完所有分析数据后,并没有丝毫松懈。她知道,信息的传递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以及应对可能随之而来的反噬。顾诗华不是易与之辈,韩执渊在曼谷的行动,很可能已经引起了对方的警觉,甚至……报复。
她没有将这份担忧表露在家人面前,但内心的警惕已提升至最高。她谢绝了楚婉让她早点休息的提议,以“还想整理一下设计思路”为由,留在了书房。
书房里只开了一盏台灯,光线聚焦在桌面的草图上。苏七没有画画,而是在一张空白的绘图纸上,以西山庄园的主楼为核心,快速勾勒着庄园的简易平面图和三维结构草图。她对空间和结构有着天生的敏感,加上这段时间的居住,对庄园的布局了如指掌。
她标记出所有已知的明哨、暗哨位置(韩执渊离开前告诉过她大致范围),标注出主要的通道、视野盲区,以及可能的紧急撤离路线。这不是恐慌,而是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未雨绸缪。她不能将自身安全完全寄托于他人的保护。
苏瑾抱着一台轻便的、看起来像是头戴式耳机的设备走了进来。
“小妹,这个是便携式的脑波稳定器,”他解释道,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的兴奋,“我根据上次的数据优化了算法,体积更小,续航更长,可以在你活动时持续提供温和的安抚刺激,降低外界突发刺激触发‘锁’的概率。”他顿了顿,补充道,“我设置了安全阈值,一旦监测到异常强烈的情绪波动或记忆冲突,它会自动切断并向我报警。”
苏七接过那个设计精巧的设备,它更像一个时尚的运动发带。“谢谢二哥。”她真心道谢,苏瑾总是在用他最擅长的方式,默默提供着支持。
戴上设备,一股极其细微的、令人安心的温热感和几乎无法察觉的规律震动从太阳穴两侧传来,确实让她因高度集中精神而有些紧绷的神经松弛了几分。
苏瑾看着她戴上设备后明显缓和下来的神色,满意地点点头,又递给她一个造型简约的金属手环:“这个是最新的体征监测和紧急定位器,和庄园的安保系统直连。有任何不适或者遇到危险,用力按压这里三秒,陈默那边会立刻收到最高优先级警报。”
苏七将手环戴在手腕上,冰凉的触感让她更加清醒。她看着苏瑾,认真地说:“二哥,谢谢你。不用担心我。”
苏瑾看着她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早点休息。”
苏瑾离开后,书房重归寂静。苏七继续完善着她的庄园安全评估草图,大脑在便携稳定器的辅助下,保持着高效而冷静的运转。
深夜,万籁俱寂。
苏七正准备离开书房回卧室,耳朵里戴着的便携稳定器忽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频率与平日不同的震动警示!同时,手腕上的监测手环屏幕,也瞬间跳出一个红色的、几乎微不可见的闪烁点——异常生物信号,来源,庄园西侧围墙外的树林,距离约两百米,静止,但能量读数异常!
不是庄园内部安保人员的热源信号!
苏七的心脏猛地一缩,但呼吸却没有丝毫紊乱。她立刻俯身,悄无声息地关闭了台灯,书房瞬间陷入黑暗。她没有冲向窗边暴露自己,而是迅速移动到书桌下方,那里是一个视觉死角,同时她能通过桌腿的缝隙,观察到房门和部分窗口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