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青云宗外门的石板路泛着湿冷的光,林尘已经站在了小院中央。铁剑斜挎在腰间,剑鞘上的锈迹被露水打湿,反倒添了几分沉凝。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除了草木的清新,还夹杂着远处传来的窃窃私语 —— 那是今日第一批 “观众” 的脚步声。
“嗒嗒嗒” 的木屐声停在院墙外,伴随着布料摩擦的窸窣声。林尘握住剑柄,指尖掠过掌心新结的老茧,那是这十天来千次拔剑留下的印记。他没有抬头,只是在心里默数:“第一百次训练周期启动,初始心率 72 次 / 分钟,目标拔剑次数 1800 次,核心优化项:呼吸 - 发力同步率、肩胛骨代偿抑制。”
“锃 ——”
第一声拔剑声刺破晨雾,剑刃与剑鞘摩擦的频率精准稳定,如同钟表的摆锤。墙外的议论声立刻炸开了锅:“哟,这疯子还真准时!”“你说他图啥?昨天张执事都路过了,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嘘,小声点,听说王师兄今天要带新入门的弟子来‘观摩’。”
林尘的目光始终锁定在院墙上画的圆圈 —— 那是他用木炭勾勒的靶心,直径三寸,与标准剑靶的十环精度相当。剑尖出鞘的瞬间,他清晰地捕捉到金属摩擦声中的细微颤音,“第一百二十七次…… 发力峰值延迟 0.3 呼吸单位,吸气过早,需调整为剑出鞘至三分之二时呼气。”
话音刚落,墙外突然传来重物落地的闷响,紧接着是哄堂大笑。一个粗哑的声音喊道:“林师弟,看这儿!” 林尘眼角的余光瞥见一块石子从墙头飞过,落在离他脚边半尺的地方,泥土溅起沾在裤脚。
“外界突发干扰,测试动作连贯性…… 未中断。” 他在心里补充记录,手腕按照既定轨迹完成 “预阻尼回带”,剑尖稳稳钉在靶心中央,偏差值 0.01 寸。这种精准度,即便是外门中颇有天赋的弟子,也需借助灵力才能勉强达到。
太阳升至半空时,围观者已经围满了半面院墙。王强带着几个新入门的弟子站在最前排,脚边堆着吃剩的果核,手里把玩着一枚铜钱。“都看好了啊,” 他用下巴指了指院内,“这就是反面教材 —— 没有灵根还想练剑,跟瞎子点灯一个道理。”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问:“王师兄,他…… 他的剑很快啊。”
“快有屁用!” 王强一口啐在地上,铜钱 “当啷” 砸在墙头上,“没有灵力加持,剑刃连薄木片都劈不开!来,给你们露一手真正的拔剑!” 他抽出腰间的铁剑,灌注灵力的剑身泛着淡蓝微光,“唰” 的一声出鞘,剑气削断了墙外的柳枝,引来一阵惊叹。
林尘刚好完成第一千次拔剑,收鞘的瞬间听到了柳枝落地的轻响。他抬手按了按右肩胛骨,那里传来熟悉的酸胀感 —— 从第八百次开始,这块肌肉就出现了代偿性痉挛。“第一千零三次…… 右侧斜方肌参与度异常提升 37%,原因为三角肌疲劳导致的力量失衡,需将发力点向胸大肌转移 0.5 寸。”
他调整站姿,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微微下沉,拔剑时刻意收紧胸肌。“锃” 的一声,剑鞘摩擦声比之前低沉了些许,肩胛骨的酸胀感果然缓解了。墙外的王强见状,故意提高声音:“哟,学聪明了?可惜啊,再怎么调,也是个没气的废物!”
几个弟子跟着哄笑,有人捡起石子往院里扔,更多的人则趴在墙头指指点点。“你们看他手上的茧,比杂役堂劈柴的还厚!”“脸都白了,肯定是累脱力了,撑不了多久。”“我赌他中午就得趴下,赌两个馒头!”
林尘对这些噪音充耳不闻,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肌肉的细微变化上。当拔剑次数达到一千五百次时,他发现新的问题:呼吸节奏与发力的同步率开始下降,尤其是在外界噪音突然增强时,呼气的时机总会滞后。“干扰强度 7.2 级,同步率降至 81%…… 启动二次校准,以剑鞘摩擦声为基准锚点,每三次拔剑调整一次呼吸频率。”
他尝试将呼吸与拔剑声绑定:“锃”(出鞘,呼气)、“咔”(收鞘,吸气),重复三次后稍作停顿,让肺部充分换气。这个方法很快见效,同步率在十分钟内回升到 94%。而墙外的赌局已经升级,有人喊着 “赌五个馒头!他能坚持到黄昏!”
午后的阳光变得毒辣,院墙上的影子缩成一团。林尘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凉飕飕的,领口的盐霜积了厚厚一层。他的嘴唇干裂起皮,却连舔一下的动作都省了 —— 任何多余的动作都可能打破训练节奏。
“第一千七百次…… 外界出现规律性噪音,频率约 1.2Hz,与拔剑频率形成共振干扰。” 他注意到王强正有节奏地用剑柄敲着墙头,“咚咚” 声恰好卡在他收鞘的瞬间。这种刻意的干扰确实影响了动作稳定性,剑尖偏差短暂升至 0.04 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