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李大有着急忙慌地跑来,额头上都是汗珠:“柱子,不好了!合作社那边出事了!”
原来,合作社接到一个大订单,要赶在年前交货。但连日的雨雪天气导致草绳受潮,编出来的产品都发霉了,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
赶到合作社,妇女们正愁眉不展地对着一堆发霉的草编制品唉声叹气,有几个年轻姑娘还在偷偷抹眼泪。
“这可咋办啊?明天就要交货了...” “都是我的错,没把草绳保管好...”保管员大姐声音哽咽,眼圈通红。
铁柱仔细检查了发霉的草绳,用手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突然问:“咱们村有没有烘干设备?”
李大有摇摇头,无奈地说:“谁家会有那玩意儿啊!往常都是靠太阳晒,可这连日的阴雨天气...”
铁柱想了想,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一小时后,几辆卡车开进村子,带来了十几台大型烘干机和一队技术人员,车身上还印着“紧急支援”的字样。
“赵总,我们是设备厂的,奉命前来支援!”带队的技术员敬了个礼, professionalism十足。
铁柱拍拍他的肩:“辛苦大家了!今晚加班,三倍工资!一定要帮乡亲们渡过这个难关。”
于是,这个偏远的小村庄出现了罕见的一幕:烘干机轰隆隆地运转,技术人员和村民们一起挑灯夜战。铁柱也挽起袖子,和大家一起挑选草绳,检查质量,不时还和技术人员讨论着什么。
凌晨三点,当最后一批合格产品终于装箱完毕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妇女们激动地抱在一起,又哭又笑,仿佛打赢了一场胜仗。
李大有拉着铁柱的手,声音哽咽:“柱子,今晚要不是你...”
铁柱摇摇头,语气坚定:“大有哥,记住,以后遇到困难要及时说。咱们现在不是从前了,有资源,有人脉,不用一个人硬扛。大家是一个整体,要互帮互助。”
这件事让铁柱意识到,乡村发展不能只靠资金投入,更需要现代技术和理念的注入。当晚,他做了一个决定:在村里建一个现代化手工艺工坊,配备专业设备和培训体系,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大年三十,村里格外热闹。铁柱家的小院挤满了人,大家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其乐融融。饺子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电视里传来欢快的歌声,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让铁柱惊讶的是,王师傅居然和村里的老人们聊得火热,一边喝酒一边切磋刺绣技法,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二狗则和年轻人打成一团,吹嘘着在北京的见闻,引得众人阵阵惊叹。
母亲悄悄把铁柱拉到一边,递给他一个小木盒,木盒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看得出经常被抚摸:“柱子,这是你爹留下的。他说等你真正明白手艺的价值时,就交给你。”
铁柱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工作日志和几件精致的工具。日志里详细记录着父亲对传统工艺的思考和创新设想,有些想法竟然与铁柱现在的做法不谋而合。那些工具有的被磨得发亮,可见经常被使用。
“你爹常说,手艺不是死的,要跟着时代走。”母亲抹着眼泪,声音轻柔,“他要是看到你现在做的事,该多高兴啊。你不仅记住了手艺,还让它活了起来。”
除夕夜的钟声敲响时,铁柱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绽放的烟花,心中充满了力量。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整个村庄照得如同白昼,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大年初一,铁柱起了个大早,按照习俗给长辈拜年。走到村口时,他看见一群孩子正在放鞭炮,嬉笑声回荡在晨雾中。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那是年的味道,也是故乡的味道。
突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赵叔叔,你能教我编手链吗?我妈妈在合作社工作,她说您是最厉害的手艺人!”
铁柱蹲下身,平视着男孩,温柔地问:“你为什么想学编手链啊?”
男孩认真地说,眼睛亮晶晶的:“我想编一个最漂亮的,送给妈妈当生日礼物!用我自己挣的零花钱买材料!”
这一刻,铁柱的眼睛湿润了。他拉着男孩的手,声音有些哽咽:“走,叔叔现在就教你。你妈妈一定会很开心的。”
于是,大年初一的早晨,上市公司老总和小男孩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一个教一个学,编织着最简单也最真挚的心意。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媚。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了。第二天,更多的孩子来找铁柱学手艺。铁柱索性在村委会大院开起了免费培训班,不仅教孩子,也教大人。院子里坐满了人,大家都认真地学习着,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让人惊喜的是,王师傅和二狗也加入了教学队伍。王师傅教刺绣,耐心地指导每一个针法;二狗则用他特有的幽默方式讲解市场营销知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