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铁柱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找到了顾老先生在苏州的家人,得知老人因为传统绣品在国内市场受限,不得已才出国寻找知音。
“我爹一辈子就会刺绣,可现在机器绣的太便宜,没人愿意买手绣的了。”老人的儿子无奈地说,“他说在国外,一幅手绣作品能卖上好几千欧元,够他周游列国了。”
铁柱心中不是滋味。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计划:“我们要建立一个‘匠人村’,集展示、体验、销售、创新于一体,让传统手工艺人能够体面地工作和生活。”
这个计划遭到了部分高管的反对:“赵总,这块地皮价值连城,用来做商业开发利润会高得多...”
铁柱坚定地说:“有些东西,比利润更重要。如果我们这些受益于传统文化的人都不去保护它,还能指望谁?”
最让他感动的是,当这个消息传开后,许多合作方主动提出支持。杜邦先生从巴黎寄来了一批珍贵的史料复印件;巴基斯坦方面派来了工匠代表团;甚至连之前竞争过的欧洲品牌也提供了技术支持。
选址时,铁柱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家乡附近的一个古镇。“文化保护不能脱离土壤。这里离手艺的源头近,有活态的文化生态。”
“匠人村”开工那天,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令人意外的是,铁柱请来了顾老先生作为首批入驻匠人。
“赵总,您这是...”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
铁柱郑重地说:“顾老,请您用针线记录中国的发展,让世界通过您的作品看到今天的中国。”
与此同时,铁柱还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他自费收购了大量流散海外的中国传统织绣品,并将它们无偿捐赠给即将建成的档案馆。
“这些本就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应该回家。”他在捐赠仪式上如是说。
然而,最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让年轻人真正对传统手艺产生兴趣?如何让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接轨?
铁柱想到了一个主意:举办“新匠人”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传统工艺的创新设计。获奖者不仅可以获得高额奖金,还能入驻“匠人村”,获得创业支持。
消息一出,反响热烈。最让人惊喜的是一件结合了传统苏绣与LED光效的作品:白天是一幅精美的双面绣,夜晚则通过内置的LED灯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光影效果。
作者是一位90后女孩,她的解释很简单:“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与时代对话。”
大赛颁奖礼上,铁柱看着台下那些年轻的面孔,心中充满希望。他悄悄对二狗说:“看,这就是我们要的未来。”
二狗难得地正经起来:“老板,说真的,我以前觉得您老是做这些赔本买卖。但现在我明白了,有些投资,看得不是钱。”
就在这时,铁柱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国际基金的代表,想要大量收购传统手工艺作品作为投资。
“赵先生,我们知道您手里有很多好东西。开个价吧,我们愿意出市场价的三倍。”
铁柱沉默片刻,回答道:“对不起,这些不是商品,是文化的种子。种子卖了,就长不出未来的森林了。”
挂掉电话,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处初具规模的“匠人村”。工人们正在悬挂大红灯笼,为明天的开幕仪式做准备。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青瓦白墙上,仿佛给整个匠人村镀上了一层金边。铁柱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手艺活,活的是手艺,更是人心。”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远。
夜幕降临,匠人村亮起点点灯火,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仿佛一个个被点亮的梦想。
而铁柱相信,这些梦想之光,终将汇成文明的星河,照亮更多人的前进路。
喜欢屌丝逆袭首富路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屌丝逆袭首富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