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心脉(三)
陈济生大夫的手指稳稳地搭在我的腕上,寸关尺三处,逐一细品。诊室里静得只剩下窗外老槐树新叶在春风中摩挲的沙沙声,以及我胸腔里那颗因期待而微微加速的心跳。他的神情专注而平和,眉宇间那份阅尽沧桑的沉静,此刻也染上了一丝面对新生命的郑重与柔和。
他的指尖在我腕上停留的时间比寻常更长,仿佛在捕捉着一种极其微妙、充满活力的新韵律。那专注的模样,让一旁等候的陆明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追随着老大夫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终于,陈大夫缓缓抬起眼睑。那双阅尽人世悲欢的眼眸里,此刻漾满了毫不掩饰的欣喜和一种近乎神性的了然。他收回手,脸上绽开一个极其温暖、极其欣慰的笑容,目光先是落在我脸上,随即温和地滑向我依旧平坦的小腹。
“脉象流利,如盘走珠,往来之间,滑疾有力。”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确认无误的笃定,清晰地在安静的诊室里响起,“王姑娘,恭喜!这确是滑脉无疑,是喜脉,而且……”
他顿了顿,带着一丝老派医者的神采,手指习惯性地在空气中虚点了一下,仿佛在描绘那脉象的独特形态:“依老夫所感,这滑利之中,隐隐透着一股阳刚之气,若按古法推演,十之八九,当是一位小郎君。” 他看向我和陆明,眼中是纯粹的祝福,“脉息稳健,胎元稳固,大约已有三月之数了。”
“真的?”陆明忍不住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我的手,掌心温热而微微汗湿。我心中那最后一丝隐忧,在陈大夫笃定的话语和陆明毫不掩饰的喜悦中,彻底烟消云散。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在欢欣雀跃。是个男孩!一个承载着我们所有希望与爱的小生命!
“太好了!谢谢您,陈大夫!”我和陆明几乎同时说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好,好!大喜事!”陈大夫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仿佛年轻了几岁。他转身回到诊桌后,再次提笔蘸墨。“胎象虽稳,但母体初孕,仍需精心调护,以固本培元,安养气血,确保母子平安。”他一边凝神书写,一边缓缓道来,“这安胎之方,以平和温补为主,重在健脾养胃,滋养肝肾,兼以宁心安神。气血充足,心神安宁,则胎元自然稳固,小郎君也能在母腹中安稳生长。”
宣纸上,墨迹淋漓,药名古朴而充满力量:桑寄生、续断、菟丝子、杜仲、白术、黄芩、砂仁、酸枣仁……每一味药,都承载着一位老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他写得比上次更加用心,每一笔都透着郑重。
“切记,”他将方子递给我,目光慈祥而严肃,“按时煎服,勿要劳累,心境平和最为紧要。若有任何不适,随时可来寻我。”
“一定!谢谢您,陈大夫!”我双手接过药方,感觉接过的不仅是一张纸,更是通向未来的、沉甸甸的保障。
时光如白驹过隙。冬日的初雪,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古老的胡同,给“回春堂”的灰瓦屋檐镶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边。又是一个午后,一辆黑色的家用轿车小心翼翼地停在胡同口略显狭窄的路边。陆明先下车,绕到副驾,熟练地打开车门,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抱出一个裹在厚厚羽绒抱被里的小小襁褓。我随后下车,裹紧了围巾,脸上带着初为人母特有的、混合着些许疲惫却无比满足的光辉。我们相视一笑,陆明抱着孩子,我则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礼盒,里面装着上好的茶叶和几盒适合老人滋补的药材,一同走向那扇熟悉的旧木门。
推开“回春堂”的门,混合着药草、消毒水和冬日暖炉气息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陈济生大夫正坐在炉边翻看一本厚重的线装书,炉火映红了他清癯的脸庞。听到门响,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我们身上,尤其是陆明怀中那个小小的襁褓时,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被投入星子的古井。
“陈大夫!”陆明声音洪亮,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感激。
“来了!”陈大夫放下书,脸上堆满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站起身,步履似乎比上次见到时更显蹒跚,但精神依旧矍铄。他迎上来,目光紧紧锁住襁褓:“快,快让我看看我们的小郎君!”
陆明小心地将抱被往下拉了拉,露出一张粉雕玉琢般的小脸。小家伙正醒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红润的小嘴微微嘟着,发出轻微的咿呀声。
“哎哟!好!好模样!”陈大夫凑近了看,笑得见牙不见眼,他伸出枯瘦的手指,极其轻柔地碰了碰婴儿温热柔嫩的脸颊,动作小心翼翼,充满了长辈的慈爱,“看这眼神,清亮有神!看这气色,红润饱满!好!真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康健!”他抬头看向我和陆明,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看来,王姑娘这心脉修复得彻底,气血充盈,才能滋养出如此健壮的小儿郎!功不可没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