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兜底(五)
李强那句“抵押!贷!”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我的心上。房子!这套被洪水泡烂、我们拼着老脸赊账欠工钱才勉强修复出个模样的房子,又要被送进银行那冰冷的柜台?为了救那个在我们无数次需要托底时选择沉默的父亲?巨大的荒谬感和冰冷的绝望瞬间攫住了我,几乎让我站立不稳。
“你疯了?!”我甩开李强的手,声音嘶哑,“抵押?贷?我们拿什么还?!之前两次抵押的债刚清完多久?现在外面还欠着刘老板、王师傅好几万!再贷?你是要把我们娘俩彻底拖进火坑里吗?!”
李强的眼睛更红了,像困兽:“那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你爸……那是你爸!”他吼了出来,声音在刚刚刷白的墙壁间回荡,带着一种走投无路的悲愤。
“我知道!”我同样吼了回去,眼泪汹涌而出,“我知道他是我爸!可我们有什么?!我们有什么啊李强?!”我指着空荡荡的客厅,指着裸露的水泥地,“你看看这个家!看看我们欠的债!我们拿什么填那个无底洞?!”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又响了,还是母亲。她的声音比刚才更慌乱,带着哭喊:“丽华!丽华你到哪儿了?!医生催缴费!要五万!先交五万!不然不给排手术啊!你爸……你爸他等不起啊……”
五万!这个数字像一颗子弹,瞬间击穿了所有的争执和愤怒。我和李强都僵住了,巨大的无力感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我们。
“妈……”我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钱……钱我们……”
“我有!我有!”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陡然拔高,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你爸的退休金存折在我这儿!还有点棺材本!我这就去取!先交上!丽华你快来!快到医院来!”她语无伦次地喊着,电话里传来她手忙脚乱翻找东西的声音。
挂了电话,我和李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劫后余生般的虚脱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父亲有退休金,有积蓄,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原来,在最关键的时刻,他们并非真的山穷水尽到需要女儿女婿抵押最后栖身之所的地步。那个“家里也紧,你哥那边修房还欠着账”的理由,此刻显得如此苍白。
我们赶到县医院时,母亲正脸色煞白地坐在手术室外的塑料长椅上,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旧布包。看到我们,她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扑过来,声音带着哭腔:“交上了!五万!都交上了!你爸……你爸已经推进去了……”她哆嗦着手把缴费单递给我,上面鲜红的印章和巨大的数字刺得人眼睛生疼。
李强张了张嘴,那句“我回去拿房产证”终究没有说出口,只是默默地接过缴费单,扶着几乎瘫软的岳母坐下。我坐在另一边,手术室门上那盏刺眼的红灯亮着,像一只冷漠的眼睛。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绝望的气息。母亲靠在我肩上,身体还在微微发抖,断断续续地念叨着:“幸好……幸好还有这点钱……你爸的折子……还有我攒的……不然可咋办啊……”
我僵硬地坐着,任由她靠着。心里五味杂陈。庆幸?有。父亲有救的庆幸。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冰凉和悲凉。这五万块,是他们自己的“底”。而这“底”,在我们买房、开店、洪水滔天、女儿病重时,从未向我们敞开过一丝缝隙。只有在父亲自己需要托底时,它才被毫不犹豫地掏了出来。血缘亲情,原来也有一条如此清晰的、自我保护的边界线。
手术进行了很久。万幸,父亲的命保住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凶险异常,但手术还算成功。接下来是漫长的恢复期和后续治疗。母亲衣不解带地守在病床前,肉眼可见地憔悴下去。我和李强轮流去医院送饭、陪护。父亲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管子,脸色蜡黄,虚弱得说不出话。他看着我们,眼神浑浊,带着一种大病初愈的茫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类似羞愧的东西?或许是我的错觉。
住院的花销流水一样出去。虽然有城镇职工医保,但许多进口药、特殊治疗费用、还有高昂的床位护理费都需要自费。母亲带来的那五万块,像阳光下的雪,迅速消融。后续的费用,只能靠父亲自己的退休金和我们咬牙挤出的、微不足道的一点钱勉强支撑。
一个月后,父亲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出院结算单打出来,总费用触目惊心。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正好接近五万。母亲看着那张单子,又看看病床上依旧虚弱的父亲,再看看我们,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那掏空了他们“棺材本”的五万块,在凶险的疾病面前,也只是堪堪打了个平手。
回到我们那个“半成品”的家,气氛更加沉重。父亲需要静养,母亲留下来照顾。小小的两居室,一下子变得拥挤不堪。客厅里裸露的水泥地显得格外冰冷扎眼。朵朵懂事地躲在自己的小卧室里玩,不敢大声说话。空气中除了残留的涂料味,又添上了浓重的中药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