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雨起航
第十五章:第一次直播的尴尬
周末在苏曼家宽敞明亮的厨房里进行的“标准作业”实践,顺利得超乎林静的想象。严格按照培训笔记上的步骤,使用美思康宸统一的原料,两个女人互相提醒、协作,最终出炉的阿胶糕,无论是色泽、软硬度还是切面的美观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品尝着那口感均衡、胶香醇厚的成品,林静第一次对自己的产品产生了一种近乎骄傲的信心。
这种信心,混合着培训带来的知识武装,让她萌生了一个此前从未敢想的念头——或许,她可以尝试一下直播?
这个念头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性格内向,不擅言辞,连发条朋友圈都要斟酌半天,更别提在镜头前展示自己、推销产品了。但孵化计划的社群里,负责线上运营的导师不断强调着新媒体引流的重要性,分享着其他学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打开销路的成功案例。苏曼也鼓励她:“总要踏出第一步的,我们可以一起试试,就当练习。”
内心的挣扎持续了好几天。一边是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另一边是想要突破、想要抓住每一个可能机会的迫切。最终,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压倒了胆怯。她决定,播!
没有专业的设备,只有一部屏幕已有细微裂痕的旧手机。没有打光灯,她就把书桌挪到窗户边,试图借用下午最好的自然光。背景更是简陋,她扯了一块干净的米白色旧床单挂在墙前,桌上铺上苏曼送她的一块素雅餐布,摆上几盒精心包装好的、贴着崭新美思康宸标签的阿胶糕,旁边放上一小碟切好的样品和一把木质托盘,这便是一切。
开播前,她反复练习着要说的话,怎么写开场白,怎么介绍美思康宸的品牌和原料优势,怎么展示阿胶糕的拉丝效果……她在脑子里预演了无数遍,自觉准备充分。
然而,当她颤抖着手指按下“开始直播”按钮,看到屏幕上出现自己那张因为紧张而僵硬无比的脸时,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忘得一干二净,嘴唇张合了几下,却只发出几个无意义的音节。
“大…大家好……我…我是林静……”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明显的颤音。
直播间里的人数缓慢地跳动着,从1到5,再到10。大部分是系统推送的陌生观众,停留不过几秒便离开。偶尔有一两个熟人进来,留下一句“静静加油!”的鼓励,也很快沉寂下去。屏幕上稀疏的留言,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审视,放大着她的窘迫。
她机械地拿起一块阿胶糕,凑近镜头,试图展示其乌黑润泽的色泽和饱满的辅料。“这…这是我们用美思康宸的阿胶块做的,原料很好……GMP车间……”她努力回忆着培训内容,但话语干巴巴的,毫无感染力,像是在背诵说明书。
评论区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她慌忙回答价格,语气却带着一种不确定的试探,仿佛自己都怀疑这个定价是否合理。
又有人留言:“看着不错,怎么保证是正品?”
这个问题戳中了她内心深处的敏感点,她急着解释,语速变得飞快,逻辑也有些混乱,反复强调着“我们参加了孵化计划”、“有授权标签”,却显得更加底气不足。
最糟糕的是,她完全忘记了与观众互动。眼睛要么死死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为数不多的评论,要么就飘忽不定,不敢直视镜头,仿佛那是一个令人畏惧的黑洞。她的双手无处安放,一会儿摸摸阿胶糕,一会儿整理一下餐布,动作僵硬而多余。
直播间的人数始终在个位数和十几人之间徘徊,如同她此刻低迷的信心。她感觉自己像个蹩脚的小丑,在一场没有观众的舞台上进行着拙劣的表演。后背开始冒汗,额角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脸颊滚烫。她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的声音。
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是煎熬。原计划播半小时,但仅仅过了十五分钟,林静就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她看着屏幕上自己那张写满尴尬和无措的脸,一种强烈的失败感和羞耻感涌上心头。
“对……对不起,今天……今天好像网络不太好……”她仓促地找了一个连自己都无法信服的借口,声音带着哭腔,“我先下了,下次……下次再播……”
几乎是落荒而逃地,她按下了“结束直播”的红色按钮。
世界瞬间安静下来。
只剩下窗外依旧明媚的阳光,和屏幕上显示的冰冷数据:直播时长18分钟,最高在线人数17人,新增粉丝2人(其中一个是苏曼的小号),收获点赞……43个。
林静瘫坐在椅子上,像是刚跑完一场马拉松,浑身脱力,心脏却仍在狂跳。巨大的挫败感像潮水般将她淹没。她趴在桌子上,把滚烫的脸颊埋进臂弯里,久久不愿抬头。
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得很自然,她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利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