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指尖轻弹,那枚沾着小狐獴唾液的糖壳便被无形之风托起,稳稳落在案角。账本微微一震,墨迹未乱,却似有千钧之力暗藏其间。
昨晚那一幕,犹在眼前......萌主被嘲讽后,彻底暴走,炸毛怒目,獠牙呲的老长,竟似要与他拼命,同归于尽。若非陈三跨入后院,这具残躯,怕是又要经历一场不可测的劫数。
而此刻,陈三带来的“灵饴”正静静躺在锦盒之内,絮絮叨叨地说这是孩童都舍不得吃的珍品,掺了月华露炼制,凡人服之可安神益智,助于睡眠。潘安本不屑此等低阶玩意,却还是收下了这份心意。
烛火轻摇,映出他左颊的皴裂结痂。灰败如朽木剥皮,轻轻一碰便簌簌落屑。这是“蜕”的痕迹,夺舍重生后的第一道烙印。仙颜道体初醒之时,皮肉如蝉蜕般层层剥落,痛彻神魂,宛如万针穿骨。如今旧壳将褪,新肤隐现,宛若破晓前最后一缕夜幕即将被撕裂。
看着自己的双手,晶莹如玉,五指纤长,掌纹清晰,灵力流转却滞涩如沙地行舟。
炼气二层?呵,对凡夫俗子来说已是登堂入室,但对他而言,不过是蝼蚁爬上台阶的第一级。
“......不能再拖了!”
声音不高,却如剑出鞘,斩断所有犹豫。
起身,关门,落锁......三声轻响,
潘安盘膝而坐,闭目凝神。
识海之中,七处红点赫然浮现,如禁咒封印,死死钉在主经脉上。那是灵力旋涡塌陷后导致的淤塞,寻常丹药化不开,强冲则必爆体而亡。
袖中滑出三瓶清脉丹,瓶盖旋开,药粉倾入掌心。他没有吞服,而是以微弱灵力裹住,缓缓压成细丝,如织网般贴向体表经络投影。这是修真界近乎失传的“外引疗法”,源自妙音门残卷《灵枢引气诀》。
先塑形,再导流,以药力模拟经络路径,由外而内,逐步打通。
.......慢?当然慢,可他不怕慢!
混沌星环之外,虚界茫茫,无生无灭,万劫不返,时空凝滞化为“虚”之本源。此境非天道所覆,亦非轮回所载,寻常修士莫敢窥觑,纵一念轻触,神魂立碎,道基成渣。然而潘安的残魄,曾被彼岸花送来,独游于此,不知岁月,直到看见了‘混沌’!
今托残躯将殒之身,借残魂为媒,重开三寸灵台,再续道体。只需迈出这一步,通天之路便会豁然开启!
体内灵力悄然推进,一寸一寸,如匠人雕玉,每一丝走向皆经千次推演,不容半点偏差。
第一处淤塞松动,额角渗汗;第二处贯通,指尖凝聚出稳定灵团......第七处彻底疏通时,天光已透过窗棂,晨曦洒肩,如披金纱。
潘安再睁眼时。
掌心灵力不再飘忽,运转一周天,畅通无阻。
“成了,老子回来了!”
一口浊气吐出,仿佛卸下千斤重担。随即取出一颗中阶聚气丹,入口即化,灵力轰然炸开,枯萎的经脉如久旱逢春雨,汩汩奔涌。
半日之后,气息稳稳停驻于炼气五层巅峰。不止是简单的恢复,更是洗筋伐髓后的升华!
潘安没有停下......
从怀中取出三块地图碎片,拼合成一枚不规则圆盘,随后指尖轻点,化为一枚古朴玉符,其上刻字模糊:“残墟域外围,天衍花在灵脉旁......”。这不是地图,而是共鸣媒介,传说中的灵韵碎片,唯有频率契合者,方能触发空间坐标。
指尖抚过,一丝极淡的共振升起,竟与炼气六层灵力隐隐相合。
“原来如此。”他眸光一闪,“不是靠修为硬闯,而是......‘同频’入场。”
残墟域乃上古遗迹边缘,五百年前的天倾之战,坠落红尘大世界,里面禁制重重,强行闯入者十死无生。谣传是道主仙宫,唯有灵韵相契,才能被规则接纳。坊市那算命的“半仙”曾言:“进那残墟,不在修为深浅,而在灵韵同频。”
他将玉片悬浮丹田之上,双瞳极速旋转,启动规则解析之力,捕捉那缕微弱共振,转化为引导灵韵。再扔嘴里三颗高阶聚灵丹,不急着化开,任药力随呼吸节奏缓缓释放,与碎片灵力同步流动。
第一日,双流并行,互不干扰;
第二日,渐融交汇,如溪汇河;
第三日,手三阳经(上肢外侧,从手走头):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第六条主经脉豁然贯通!
刹那间,热流自丹田炸开,席卷四肢百骸!他豁然睁眼,周身灵气自发汇聚,在头顶聚成小型旋涡,石壁嗡鸣震颤。抬手一挥,灵力凝实,如刃划空,墙面留下一道深、直、边缘齐整的裂痕,远超炼气五层所能!
潘安起身,走向铜镜。
抬手轻拂,左脸结痂便簌簌剥落,露出底下莹润如玉的肌肤。眉心旧疤几不可见,一身仙颜道体的清俊轮廓,正悄然显露。
望向镜中,他眉如远山含黛,自带几分清逸;眸若寒潭映月,藏着澄澈与疏离;唇线分明却无半分锐利,周身似萦绕着月华清辉,仿佛由霜雪月光精心雕琢而成,自带一股出尘的仙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