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五年弹指而过。京都大学的梧桐叶落了又生,生了又落,见证了无数学子的青春与奋斗。夏小雨也终于完成了五年制的中医药系(兼修中文系)学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典礼上,她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沉稳的气质、流利的口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见解,赢得了台下师生的阵阵掌声。她不再是那个初入校园时还需小心翼翼、隐藏锋芒的年轻妈妈,而是已然成长为一位自信、干练、在多个领域都崭露头角的时代新女性。
她的商业版图在薄斯年毫无保留的支持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着。
**春雨制药**已然成为京都乃至全国医药界的一颗新星。凭借夏小雨超越时代的“直觉”(实则为灵泉空间和末世医药知识的结合)和厂里老师傅们扎实的技艺,公司研发的三种新药——“心脉通”胶囊(针对早期冠心病)、“清肺化痰合剂”以及改良版的“六味地黄丸”(增强了针对肾阴虚的精准调理),以其确切的疗效和稳定的品质,成功通过了卫生部的严格审批,正式投产上市。尤其是“心脉通”胶囊,填补了当时中成药在心血管领域的空白,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医药界的震动,订单纷至沓来,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甚至通过外交部的关系,开始试探性地向东南亚地区出口,为国家赚取了宝贵的外汇。春雨制药的厂区也进行了扩建,吸纳了更多工人,其中包括数十名伤残退伍军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霓裳服装**同样风生水起。“雅韵”系列服饰成功打响了品牌,将东方韵味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不仅成为京都时尚女性追捧的对象,其销售网络更是借助深圳加工点的便利,逐步辐射到了华南、华东地区。苏晓芸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总经理,将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夏小雨逐步将日常管理权下放,自己则专注于更宏观的战略布局和设计方向的把握。
家庭的变迁同样令人欣喜。薄斯年凭借在几次重大军事演习和边境维稳行动中展现出的卓越指挥才能和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他身上又添了几处不为人知的新伤),屡立军功,以惊人的速度晋升,成为了京畿军区某主力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团长。职务的晋升也带来了待遇的提升,他们一家三口按规定搬入了戒备森严、绿树成荫的军区大院,分配到了一套独门独户、带小院的两层小楼。
搬家那天,薄夏已经5岁,个头窜高了不少,依旧安静寡言,但那双眼睛里的智慧光芒愈发深邃。他淡定地指挥着搬家的人员摆放他的书籍——那已经是一个小型图书馆的规模,涵盖了数理化、计算机、天文地理甚至部分哲学着作。看着儿子,夏小雨和薄斯年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孩子聪慧,似乎一切都在向着最理想的方向发展。
然而,生活总不会一帆风顺,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悄然涌动。
薄斯年年轻有为,身居团长要职,相貌英俊,气质冷峻,本就是军区大院里瞩目的焦点。加上他与妻子夏小雨伉俪情深、事业成功的佳话广为流传,更使他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这样的男人,难免会吸引一些不该有的目光。
军区文工团新调来一位叫柳婷婷的歌唱演员,人如其名,长得亭亭玉立,嗓音甜美,是不少年轻军官倾慕的对象。在一次军区举办的慰问演出后的庆功宴上,柳婷婷作为主要演员,主动向薄斯年敬酒,言辞间充满了对战斗英雄的崇拜,眼神炽热,举止也略显亲昵。
薄斯年出于礼貌,简短地回应了几句,便借故离开了。他心思缜密,自然察觉到了柳婷婷那超出寻常的热情,但他并未放在心上,只当是年轻女同志的仰慕,回到家也未曾对夏小雨提起。
然而,柳婷婷却似乎会错了意,或者说,她对自己的魅力过于自信。此后,她便时常找各种借口出现在薄斯年可能出现的地方。有时是抱着一摞乐谱“恰巧”路过训练场,有时是打着请教“军旅歌曲创作背景”的旗号去团部办公楼,甚至有一次,她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薄斯年偶尔会去军人服务社买烟,竟在那里“偶遇”,还试图将自己织的一条围巾送给他。
薄斯年的态度始终明确而冷淡,公事公办,拒人于千里之外。他明确告诉柳婷婷,有事通过正常组织渠道联系,私人时间不便打扰,并严厉拒绝了任何形式的礼物。但柳婷婷或许是沉浸在自我编织的浪漫幻想中,或许是觉得薄斯年的拒绝只是碍于军纪和已婚身份,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在文工团和其他场合,散播一些模糊的言论。
“薄团长其实挺欣赏有艺术细胞的女同志的……”
“他妻子是个商人,满身铜臭味,哪里懂得军人的情怀和精神世界?”
“听说他们当年是包办婚姻,没什么感情基础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