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夜色如墨。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然驶入城南一处僻静的宅院。萧承煜掀开车帘,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扶着苏清砚下车。
就是这里了。萧承煜低声道,手指轻叩门环三下,停顿,再叩两下。
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赵统领严肃的面容:将军,夫人,人都到齐了。
宅院深处,烛火通明的密室中,已有三人等候。见萧承煜二人进来,纷纷起身。
萧将军,久违了。为首的老者拱手道。此人正是当朝左都御史周大人,以刚正不阿闻名朝野。
萧承煜郑重回礼:周大人肯冒险前来,萧某感激不尽。
周御史目光转向苏清砚:这位想必就是苏尚书的千金?令尊在世时,与老夫常有往来。
苏清砚盈盈一拜:家父生前常提起周大人风骨,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另外两人分别是兵部侍郎郑大人和户部郎中林大人,都是朝中清流。五人落座后,萧承煜直奔主题。
诸位大人,今日邀您前来,是为商议彻底肃清李崇义余党之事。萧承煜从怀中取出一叠文书,这是我们从李府亲信处获取的密信和账册副本。
烛光下,萧承煜将证据一一展开。有李崇义与北狄往来的密信,有贪墨军饷的账目,还有陷害忠良的罪证。
周御史戴上老花镜,仔细审阅,面色越来越凝重:这些...都是原件?
原件已呈交太子殿下。苏清砚解释道,这些是誊抄本,但每一份都有李府印信为证。
郑侍郎翻看着军饷账册,突然拍案而起:好个李崇义!竟敢克扣边关将士粮饷!难怪去年北疆大雪,将士们饥寒交迫!
不仅如此,萧承煜又取出一封信,这是李崇义指使亲信构陷杨将军的通敌证据。杨将军满门忠烈,却...
周御史长叹一声:杨将军一案,老夫当年就觉蹊跷。可惜那时证据不足...
林郎中突然压低声音:萧将军,你可知李崇义虽倒,朝中仍有他的党羽?刑部尚书钱大人、吏部侍郎孙大人,都是他的人。
正是为此,才需诸位大人相助。萧承煜目光炯炯,三日后大朝会,太子殿下会提出彻查李党。届时...
周御史会意,捋须道:老夫会第一个附议。这些年,老夫手中也积累了不少线索。
五人商议至深夜,敲定了朝堂上的行动方案。临别时,周御史郑重道:萧将军,苏姑娘,此事凶险,你们务必小心。李党狗急跳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萧承煜抱拳:多谢周大人提醒。我们会加倍警惕。
送走三位大人后,萧承煜和苏清砚并未立即离开。赵统领匆匆进来:将军,刚收到消息,钱大人府上今夜有异动。
果然被盯上了。萧承煜冷笑,按计划,我们分头行动。清砚,你随赵统领从密道走。
苏清砚却摇头:不,我们一起走正门。
见萧承煜疑惑,她解释道:钱府的眼线必在暗处监视。若见我们分头离开,反而起疑。不如大大方方一同离去,装作寻常会友。
萧承煜略一思索,点头同意。两人整理衣冠,如同寻常访友归来的夫妇,从容登上马车。
马车刚驶出巷口,苏清砚便敏锐地察觉到异样:有人跟踪。
萧承煜不动声色:赵统领?
已经按计划绕道了。车夫低声道,后面有两骑,从我们出来就跟上了。
去东市。萧承煜下令,那里人多,容易甩掉尾巴。
马车转入繁华的东市大街,虽已夜深,仍有不少摊贩营业。萧承煜突然拉着苏清砚跳下马车,迅速混入人群。
跟踪者措手不及,急忙下马追赶。却见萧承煜二人七拐八绕,进了一家绸缎庄,再从后门溜出,登上另一辆等候多时的马车。
甩掉了。确认安全后,萧承煜松了口气。
苏清砚却眉头紧锁:钱府这么快就得到消息,说明朝中眼线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无妨。萧承煜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三日后的大朝会,就是收网之时。
同一时刻,钱府密室中,刑部尚书钱大人正与几名心腹密议。
周老头儿今晚秘密会见了萧承煜。钱大人阴沉着脸,他们必是在谋划什么。
一名幕僚献策:大人,不如先下手为强?萧承煜虽有军功,但终究是个武将,在朝中根基不深...
糊涂!钱大人怒斥,他现在有太子撑腰,又拉拢了周御史等人,岂是易与之辈?
另一人小心翼翼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钱大人眯起眼睛:李大人虽倒,但我们不能自乱阵脚。传令下去,所有账册密信,即刻销毁。还有,派人盯紧太子府和周御史府,一有异动,立即来报!
三日后,大朝会。
金銮殿上,皇帝面色疲惫地听着大臣们奏事。太子突然出列:儿臣有本奏。
儿臣收到举报,李崇义案牵涉甚广,朝中仍有其党羽逍遥法外。儿臣请彻查此事,以正朝纲。
皇帝皱眉:太子此言可有证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