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看着纸上的字,有些发愣。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些平时不被在意的“小事”,竟然也是一种“本事”。
“芷涵,你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离开纺织厂,天塌不下来。”
肖芷涵的目光明亮而坚定。
“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这些本事,闯出一条新路来!”
“新路?”
周红有些茫然。
“对!”
肖芷涵指着纸上的厨艺好。
“你想想,现在城里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中午都来不及回家做饭,只能在外面随便对付一口。”
“如果我们能在厂子附近,开一家小饭馆,专门做干净、卫生、味道又好的家常菜,你说,生意会不会好?”
周红的眼睛亮了。
这个想法,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她心中的黑暗。
“开饭馆?”
她喃喃自语,心里开始飞快地盘算起来。
“对,就叫周姐家常菜!”
肖芷涵笑着说,“到时候,我给你当第一个顾客!”
“可是可是我哪有钱开饭馆啊?”
周红的兴奋,很快又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钱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肖芷涵拍了拍她的手,“高健和厂里,不是还能拿到一笔遣散费吗?”
“我们再跟亲戚朋友凑一凑,启动资金就差不多了。”
“而且,我听说,市里为了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还出台了专门的无息贷款政策。”
肖芷涵把自己打听来的消息,都告诉了周红。
周红的心,再次被点燃了。
她觉得,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路。
虽然这条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至少让她看到了希望。
她拿起筷子,大口地吃起了那碗已经有些凉了的面。
吃完面,她像是重新活了过来,眼睛里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芷涵,谢谢你。”
周红紧紧地握住肖芷涵的手,声音里充满了感激。
“我们是姐妹,说什么谢。”
肖芷涵笑着说。
解决了周红的问题,肖芷涵又马不停蹄地找到了高健和陈锋。
这两个退伍军人虽也对未来感到迷茫,但情绪比周红稳定得多。
“高健,陈锋,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
肖芷涵开门见山地问。
两人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我们都是大老粗,除了有点力气,会点拳脚功夫,还能干什么?”
高健自嘲地笑了笑。
“谁说拳脚功夫没用?”
肖芷涵的眼睛一亮。
“你们看,现在个体户和私营企业越来越多,社会治安也比以前复杂了。”
“很多工厂、市场,都需要专业的安保人员。”
“你们都是从部队里出来的,身手好,纪律性强,政治上也靠得住。”
“如果你们能成立一家安保公司,专门为这些单位提供安保服务,这不就是个天大的商机吗?”
高健和陈锋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这点“蛮力”,竟然也能成为一门生意。
“开公司?”
陈锋有些不敢相信,“我们我们行吗?”
“怎么不行?”
肖芷涵鼓励道,“你们可以把其他退伍的战友,还有这次厂里下岗的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组织起来。”
“这不仅解决了你们自己的问题,还帮大家找到了出路,一举两得!”
高健和陈锋的心,彻底被说活了。
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军人的热血和激情。
创业,这个充满挑战的词语,让他们感到兴奋和向往。
“芷涵,你真是我们的女诸葛!”
高健一拍大腿,“就这么干了!”
最后,肖芷涵又找到了赵秀莲。
赵秀莲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人,下岗后,一直想着要不要回老家种地。
“秀莲姐,回老家种地,也不是不行。”
肖芷涵对她说,“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种点粮食,靠天吃饭了。”
“现在城里人生活水平高了,对水果、蔬菜的需求量很大。”
“我听说,咱们市郊有几个果园,因为经营不善,正准备低价承包出去。”
“如果姐夫能把果园承包下来,搞科学种植,种一些市场上稀罕的品种,销路肯定不成问题。”
肖芷涵把自己对农业发展的看法,都告诉了赵秀莲。
赵秀莲听得连连点头,觉得这个主意,比单纯回家种地要靠谱得多。
一个晚上,肖芷涵跑了三家人。
她像一个播种者,在每个绝望的家庭里,都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她知道,这些种子能否发芽、长大,还需要他们自己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努力。
但至少,她给了他们方向,给了他们勇气。
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了。
婆婆张桂芬还没睡,一直在等她。
“都安排好了?”
张桂芬给她倒了一杯热水。
“嗯。”
肖芷涵点了点头。
“你啊,就是个操心的命。”
张桂芬心疼地看着儿媳妇,“自己的学业那么重,还要管这么多家里的事。”
“桂芬姨,我们是一家人。”
肖芷涵笑着说,“家里的事,就是我的事。”
张桂芬看着她,欣慰地笑了。
她觉得,自己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让顾言洲娶了肖芷涵。
这个家,因为有了她,才有了主心骨,才有了希望。
窗外,风雪已经停了。
一轮明月,从云层后钻了出来,洒下清冷明亮的光辉。
家属院里,那些曾经被乌云笼罩的窗户,似乎也重新透出了光亮。
一个属于下岗工人的创业时代,即将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拉开序幕。
而肖芷涵,就是这场大戏的总导演。
喜欢年代:穿书八零,军官老公动心了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年代:穿书八零,军官老公动心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