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市的周一总带着忙碌的气息,林辰刚到中医科,就接到了赵村长的电话。电话里,赵村长的声音有些急:“林医生,最近村里有几个人说关节又开始麻,热敷草药包也没太管用,您看这周能不能早点来?”
林辰心里一紧,赶紧应下:“我们周三就过去,您先让大家继续热敷,注意别受凉,我们带些新的草药过去。”
挂了电话,林辰立刻找苏晓冉商量,又去中药房抓了些能活血通络的草药。苏晓冉则收拾好针灸针和血压计,还特意带了本关于关节护理的手册,想着给村民们多讲讲日常保养的知识。
周三一早,两人背着背包往青山村赶。大巴车在山路上开得慢,林辰望着窗外,心里一直琢磨:村民们关节麻木复发,会不会是最近山里降温,保暖没做好?还是草药包使用方法有偏差?
快到村口时,远远就看见赵村长站在老槐树下。他穿着件厚外套,手里拿着个热水袋,显然是等了一会儿。
“林医生、苏医生,可把你们盼来了!” 赵村长快步迎上来,接过背包,“这几天气温降得厉害,晚上还下了霜,我猜是村民们关节受了凉,才又开始麻。”
林辰跟着赵村长往村里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他们大多裹着厚衣服,有的手里还攥着暖手宝,看到林辰两人,都热情地打招呼,顺便问起关节麻木的事。
“先去神农庙吧,村里几位关节麻得厉害的老人都在那儿等着。” 赵村长加快脚步,“昨天我让大家把庙里的火塘烧起来了,暖和些,免得再受凉。”
到了神农庙,庙里果然很暖和。火塘里的柴火正旺,几位老人坐在火塘边,手里捂着热水袋,看到林辰进来,都赶紧站起来。
“林医生,您快给我看看,这两天膝盖又麻又胀,走路都不利索了。” 一位穿黑布衫的大爷拉着林辰的手,着急地说。
林辰让大爷坐在凳子上,卷起他的裤腿。大爷的膝盖有些肿,按压时还能感觉到轻微的僵硬。林辰又给大爷号了脉,发现是气血不畅导致的麻木。
“您这是受凉后气血运行慢了,光热敷还不够,得配合穴位按摩。” 林辰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按压大爷膝盖周围的穴位,“您试试按这个位置,每天按十分钟,再配合热敷,麻木会好很多。”
苏晓冉在一旁帮忙,给其他老人测血压,还把关节护理手册分给大家,用方言念手册上的保养知识:“天冷要注意膝盖保暖,尽量别穿薄裤子,晚上睡觉可以盖个小毯子在膝盖上。”
赵村长听得认真,还拿出纸笔,把重点记下来:“我把这些话写在庙里的墙上,大家随时都能看。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在村里喊一喊,提醒大家保暖、按摩。”
处理完老人们的事,林辰想起上周种的草药,便跟着赵村长去庙后的地里看。地里的草药已经冒出了嫩芽,绿油油的,看着很有生机。
“这几天我每天都来浇水,还在地里盖了层干草,免得霜把芽冻坏了。” 赵村长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拨开干草,“您看,长得多好,再过段时间就能用了。”
林辰点了点头,心里松了口气:“等草药再长高点,咱们就可以采摘叶子,加在草药包里,这样活血通络的效果更好,能减少关节麻木的情况。”
正说着,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扛着木板走进来。他们是来给神农庙修窗户的 —— 上周林辰说庙里的窗户漏风,冬天冷,赵村长就组织年轻人来修。
“林医生,您放心,今天就能把窗户修好,以后庙里就更暖和了。” 一个年轻人笑着说,手里的锤子敲得 “砰砰” 响。
赵村长看着忙碌的年轻人,笑着对林辰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为村里做事了,以前大家各忙各的,自从你们来义诊,村里的气氛也变好了,互帮互助的人多了。”
中午,村民们留林辰和苏晓冉吃饭。饭桌上,赵村长说起明天要在神农庙举行祈安康的仪式:“每年这个时候,村里都会去神农庙拜一拜,祈求身体健康。今年有你们在,大家更有底气了,想请你们也来参加。”
林辰和苏晓冉都答应了。林辰觉得,这仪式不仅是村民们的心愿,更是大家对健康生活的期待,能让村里的气氛更融洽。
饭后,林辰和苏晓冉跟着赵村长去看望孤寡老人。他们先去了张奶奶家,张奶奶正坐在炕上缝衣服,看到他们来,赶紧掀开被子下床。
“张奶奶,您别下床,我们坐着说就行。” 林辰赶紧扶住张奶奶,“这两天膝盖还麻吗?有没有按我说的穴位按摩?”
张奶奶笑着说:“按了,每天都按,这两天好多了,昨天还能自己做饭呢。多亏了村里的小王,每天早上都来帮我烧火,不然我连热水都喝不上。”
林辰转头看向赵村长,赵村长笑着解释:“村里组织了年轻人,每天轮流去孤寡老人家帮忙,砍柴、挑水、做饭,这样大家也能互相照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