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新的任务指令如期而至。
没有多余的休整,没有心理评估,只有冰冷的命令。
仿佛“白鸽”的清除只是一次寻常的武器保养,而苏宁儿这把“利刃”需要立刻投入下一次劈砍。
这一次的任务“慕碑”直接传达数据到她体内“芯片”终端,信息比上一次更加简洁。
任务目标:清除“渡鸦”
身份:前“黑影”小队成员,三级神经接驳芯片适配者。
现状:判定为“意志污染”,已脱离组织控制,携带部分作战数据潜逃。
最后已知位置:第六区地下黑市网络。
指令:追踪,确认,清除。回收其芯片核心。
备注:目标具备高威胁性及反追踪能力,授权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优先确保芯片完整性。
“渡鸦”……前“黑影”小队成员。
苏宁儿的瞳孔微微收缩。“黑影”是比“赤狐”所在小队更早一批、也是更神秘的芯片植入者作战单位,传闻其成员都经历过更严苛、也更不人道的筛选与训练。
一个这样的存在,竟然会“意志污染”(这是组织对“失控”或“背叛”的官方术语)并成功潜逃?
这本身就说明了目标的危险程度。与温和的学者陈明远不同,“渡鸦”是真正的同类,是经受过同样残酷改造的猎杀者。
这一次,是真正的猎手之间的对决。
回收芯片核心。 这个指令让她感到一阵寒意。组织不仅要抹杀叛逃者,还要回收其最核心的“部件”。
这让她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体内的那枚芯片,如果有一天她也被判定为“污染”,是否也会有另一个“赤狐”或者“渡鸦”被派来,取出她的芯片?
她没有太多时间思考。
任务已经下达,追踪必须立刻开始。
第六区地下黑市,一个鱼龙混杂、法外之地。
这里充斥着信息贩子、武器商人、身体改造黑医以及各种见不得光的交易。
混乱,是这里最好的掩护,无论是对于潜逃者,还是对于追踪者。
苏宁儿换上了一身便于融入环境的、带着磨损和污渍的旧外套,将标志性的作战服隐藏在下面。
她激活了芯片的增强感官和数据处理能力,如同一个无声的幽灵,汇入了第六区昏暗、潮湿、充满刺鼻气味的地下通道。
信息流如同浑浊的河水在她脑海中过滤。
她通过特定的暗号接触了几个情报中间人,用组织提供的加密货币购买零碎的信息;
她侵入了一些安全性低下的公共监控节点,搜寻着可能与“渡鸦”特征相符的身影。
甚至冒险靠近了几个已知的、为通缉者提供庇护的黑医据点外围,用芯片捕捉空气中可能残留的、属于高强度植入者的独特生物信号或能量痕迹。
追踪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这是一场耐心、技术和直觉的较量。
“渡鸦”显然是个中老手,他巧妙地利用黑市的复杂环境和人流掩盖自己的行踪,设置了数个虚假的信息陷阱,甚至可能反向追踪了她一次,让她不得不临时改变路线,迂回前进。
终于,在一个充斥着劣质合成酒精和汗臭味的、位于废弃排水系统深处的非法格斗场外围,苏宁儿捕捉到了一丝微弱的、但极其相似的神经信号残留。
这信号带着一种熟悉的、属于高强度芯片运转时的“锐利感”,却又掺杂着一丝不稳定的、仿佛电路短路般的“杂音”。
“意志污染”的体现?
她顺着这丝残留,如同追踪血味的猎犬,最终锁定了一个隐藏在格斗场后方、堆满废弃机械零件的狭窄仓库。
根据热源和声音分析,里面只有一个人。
就是这里了。
苏宁儿没有立刻行动。
她像壁虎一样悄无声息地攀上仓库外侧锈蚀的金属横梁,找到一个视野良好的缝隙,向内窥视。
里面没有开灯,只有从破损顶棚透下的、城市霓虹灯折射的微弱光芒。
一个身影背对着入口,坐在一个废弃的发动机上,似乎正在调试手臂上的某种装置。
他穿着宽大的、沾满油污的工装,但紧绷的肌肉线条和那种蓄势待发的姿态,无法完全掩盖其受过严格训练的本质。
就在这时,那身影突然停止了动作,头微微一侧。
“跟了这么久,不累吗?”一个沙哑、带着明显电子干扰音的声音响起,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墓碑’就派了你一个人来?看来他要么是高估了你,要么……是低估了我。”
他被发现了!
苏宁儿心中凛然,不再隐藏。
她如同捕食的夜枭,从横梁上无声跃下,落地时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手中的高周波刃已经弹出,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危险的微光。
“渡鸦”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戴着一个简陋的金属面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
那双眼睛里没有陈明远的平静与悲悯,也没有“墓碑”的冰冷与掌控,只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疲惫,以及一种在绝境中磨砺出的、野兽般的凶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