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如领着新来的女知青们,沿着田埂一路走来。
这边就是咱们今天的任务区了。白月如停下脚步,指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嫩绿的玉米苗已有半人高,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叶尖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
她弯腰轻轻抚过一簇过于密集的幼苗,声音清晰而耐心:问苗就是要避免幼苗过密影响生长。就像这样,把弱小的、太挤的拔掉,留下健壮的。她示范着拔除几株纤细的幼苗,每株苗之间要留出一拃的距离,这样每株苗都能晒到太阳,通风也好,这样才能结出饱满的玉米棒子。
新知青们围成一圈,认真听着讲解。许知意注意到白月如的双手——指节粗大,掌心布满老茧,却动作轻柔地处理着每一株幼苗。
这活计不算累,就是需要耐心。白月如直起身,抹了把额上的细汗,每人每天要完成两垄地的问苗,才能赚满8个工分。玉米地面积大,大家得抓紧时间。
在几位老知青的悉心指导下,新知青们很快掌握了技巧。许知意学得尤其快,她本就心思细腻,手指灵巧,不一会儿就能熟练地辨别哪些苗该留,哪些该除。
楚薇在她旁边的垄沟里干活,小声嘟囔:知意姐,这玉米叶子刮在脸上痒痒的。她白皙的脸颊已经被划出几道红痕,看着颇有些狼狈。
许知意从口袋里掏出两条细布巾:给,把脸蒙上就好多了。我早上特意准备的。她帮楚薇系好布巾,只露出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
阳光渐渐炽烈起来,田野间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特有的清香。许知意感到汗水顺着脊背滑落,衬衫早已湿透贴在身上。她趁人不注意,悄悄取出军用水壶,抿了一口掺了灵泉的清水。
清凉的泉水入口,仿佛有一股清流涌遍全身,疲惫感顿时消散大半。她将水壶递给楚薇:薇薇,喝点水,能补充体力。
楚薇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知意姐,这水真好喝!喝了浑身都有劲了!
有了灵泉水的加持,两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许知意动作麻利,手法精准,别人刚完成半垄地,她已经快做完一垄了。楚薇虽然速度稍慢,但也认真细致,每一株该留的苗都处理得妥妥当当。
日头升到头顶时,许知意和楚薇已经完成了分配的任务。两人正坐在田埂上休息,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地头走来。
傅叶澜的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他手里拿着个木板夹,上面夹着一叠工分记录表。阳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几分。
活干完了?傅叶澜的声音低沉悦耳。
许知意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完了,请傅同志检查。
傅叶澜点点头,走进玉米地仔细查看。他的目光锐利而专业,不仅检查了问苗的密度,还蹲下身查看留下的幼苗是否健壮。当他看到许知意负责的那几垄地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间距均匀,留下的苗株株健壮,连地里的杂草都被顺手拔除了。
做得不错。傅叶澜难得地夸了一句,在记录表上划了几下,许知意8工分,楚薇8工分。
楚薇开心地差点跳起来,小脸红扑扑的:太好了!我们赚满工分了!
许知意却注意到傅叶澜检查其他知青地块时的严肃表情,心里暗想:看来这位皇亲国戚并非徒有其表,对农活倒是门儿清。能捞到记工分这样的轻松活计,不只是靠关系。
傅叶澜记完工分,朝两人点点头便离开了。他的背影挺拔如松,步伐稳健,很快消失在玉米地尽头。
许知意和楚薇率先回到知青点。午后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其他知青还在上工的路上。两人打了水,简单擦洗了身上的汗渍,顿时感觉清爽了许多。
知意姐,我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楚薇揉着咕咕叫的肚子,可怜巴巴地说。
许知意笑着捏捏她的脸:等着,今天姐给你做好吃的。第一天上工,得好好补补。
她先从米袋里舀出一碗雪白的精米,又加入一把金黄的玉米碴。两种米粒在盆中交织出诱人的色彩,用清水淘洗干净后,浸泡在一旁备用。
接着,许知意取出一块五花肉。这是昨天在镇上肉铺精挑细选的,肥瘦相间,足足有五层,肉质新鲜,透着诱人的粉红色。她将肉洗净,切成均匀的方块,肥肉部分如同白玉,瘦肉则呈漂亮的玫红色。
楚薇在一旁忙着处理野菜。这些野菜是早上路过田埂时顺手采的,嫩绿的叶片上还带着晨露的清新。她仔细择去老叶和根须,洗净后放在篮子里沥水。又取出两个鸡蛋,在碗边轻轻一磕,蛋液滑入碗中,蛋黄圆润饱满,像两轮小太阳。
灶台上的铁锅已经烧热,许知意将五花肉块倒入锅中。顿时响起的悦耳声音,肉块在热力的作用下慢慢蜷缩,透明的猪油渐渐渗出,在锅底汇聚成一小汪油泉。浓郁的肉香弥漫开来,勾得人食指大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