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番话,看似在提出反制建议,实则暗含深意:通过强调主要交通要道关键节点,将敌人的注意力引向红军实际不会经过或早已通过的路线;同时指出偏远地区的管控难度,为红军在山区小路的转移创造了空间。既符合他后勤军官的身份,又暗中为红军保留了机动余地。
吴明达质疑道:“可共军要是走那些崇山峻岭、乡间小路呢?”
曹彦达领会了肖玉卿的意图,随即接口道: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共军确实善于利用地形,专走那些人迹罕至的山路。但若要在所有小路设卡,不仅兵力不足,反而会分散我们在主要方向的防守力量。不如集中精锐,守住主要干道和重要渡口。
吴明达皱了皱眉:如此岂不是给了共军可乘之机?
肖玉卿不紧不慢地回应:吴处长,湘、黔、川等地的村、寨大都穷得叮当响,共军在这些地方很难得到补给,尤其是粮食和食盐,而且那些偏远山路、小路,即便设立了哨卡,守军也多是地方保安团,战力参差不齐,反而可能成为共军获取物资的渠道。
两个人的话十分巧妙地点出了地方部队的不可靠,又暗示了过度分散兵力的风险,让军政部的官员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个的建议。
吴明达张了张嘴,还想争论,但军政部的官员似乎对这条能将责任部分推给地方部队的路径更感兴趣。
散会后,肖玉卿与曹彦达一前一后走出会议室,没有任何交流,如同陌路。
当晚,罗云净在书房里,接到了肖玉卿通过那部秘密电话打来的简短指令:近期重点,关注陕甘方向物资调配与基础设施评估报告。
罗云净心中一动,立刻与白天偶然听到的关于油料轮胎调配优先级的信息联系起来。他从书架夹层取出自己绘制的地图,目光落在那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难道......的下一步方向,是那里?
他不敢怠慢,翌日便以完善西北地区军工产业配套规划参考为由,主动向资料室调阅了近年来所有关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地质勘探、交通线路、水利资源及现有工矿企业的调查报告。他的举动合情合理,因为军工标准化确实需要考虑地域工业基础和环境因素。
而在参谋本部,肖玉卿也开始有意识地在审核涉及陕甘方向的军械维护、被服补给等常规后勤申请时,以需统筹全局、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为由,适当放缓审批节奏,或在调配方案中加入更多需要协调的环节。这种看似严谨周到的处理方式,混杂在无数类似的公务中,极难被发现,但其累积效应,或许能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为远方的队伍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两人如同两颗隐藏在浓雾深处的星辰,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行,彼此无法直视,却通过无形的引力相互感应,默契地向着同一个方向施加着微小而持续的影响。技术规划局的新办公室,参谋本部的老旧大楼,成了他们新的战场。这里的斗争没有硝烟,却同样考验着智慧、耐心和信仰。浓雾依旧深重,但星光,从未熄灭。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空境镜空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