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切入正题了!杨士奇心中凛然,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他谨慎答道:“晚生略知皮毛。尝读《岭外代答》、《诸蕃志》等书,于海外风物、航路略有所闻。亦知海贸之利,在于信息通达、航道安全、货殖其宜。”
顾昉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哦?杨兄竟读过《诸蕃志》?可知如今往琉球、倭国,哪条航道最为便捷?途中需注意哪些风信、水情?”
这些问题已涉及具体航海事宜,远超普通书生所知。杨士奇不敢托大,只依据自己在职方司看过的公开海图与地理志,结合一些流传较广的航海常识,谨慎作答,既不显得一无所知,也绝不泄露任何机密信息,言辞间留有余地,仿佛只是纸上谈兵。
顾昉听罢,未再深入追问,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当日,杨士奇告辞时,顾昉并未明确招揽,却赠了他二十两纹银作为“润笔”,并言“日后或再有请教”。
回到沈度家中,杨士奇将二十两银子尽数交给沈度,言明是顾家所赠,请沈度代为打理,补贴家用。沈度推辞不过,对杨士奇的品节更为敬重。
夜色中,杨士奇独立窗前,望着苏州城璀璨的灯火。他知道,自己这只鱼儿,已经引起了顾家这头猛虎的注意。第一步算是成功了。但接下来,是会被猛虎吞噬,还是能趁机拔下虎须,找到那致命的证据,犹在未定之天。
与虎谋皮,险象环生。他必须更加小心,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喜欢大明首辅:杨士奇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首辅:杨士奇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