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母武姜、其弟共叔段,又扮演了何种角色?
此非死记硬背可解,需对春秋笔法、礼制崩坏、人伦纲常有极深理解,方能条分缕析,言之有据!
稍有不慎,便可能失之偏颇,落入窠臼!
而策论题“州县胥吏之弊”,更是务实到了极点,也尖锐到了极点!
胥吏,乃官府办事之具体执行者,位卑而权重,盘根错节,素有“官如流水吏如铁”之说!
其盘剥百姓、欺上瞒下、舞文弄墨之积弊,人人皆知,却如同附骨之疽,难以根除!
此策论非但要指出弊端,更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澄汰之策”,既要触动利益,又要顾及吏治运转,分寸把握极难!
若只知空谈大道理,必被柳老斥为“空疏无用”!
两道题目,一道考究对经典义理的理解深度,一道检验对现实政务的洞察与解决能力,皆是直指根基,刁钻无比!
柳鸿儒这是要用最硬的磨刀石,来磨砺这些即将踏入科场的刀刃!
陈文彦几乎是立刻便回到自己的书案前,铺开宣纸,磨墨蘸笔,略作沉吟,便奋笔疾书起来。
他嘴角微翘,显然对《春秋》此题早有准备,胸有成竹。
其他弟子也纷纷落座,或凝神苦思,或抓耳挠腮,堂内只剩下墨条摩擦砚台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细微声响。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轰然压向萧辰!
他只觉得识海深处那刚刚平复些许的刺痛骤然加剧,眼前的墨字仿佛都在晃动!
《春秋》的微言大义、胥吏的积弊重重…无数纷杂的信息碎片在脑海中冲撞!
重伤的身体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冷汗瞬间浸湿了内衫的背脊。
完了!
陈文彦一边运笔如飞,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瞥向萧辰,看到他那瞬间失血的脸色和微微摇晃的身形,心中那股快意几乎要满溢出来!
萧辰!你也有今天!
重伤在身,状态全无,看你如何在柳老面前出丑!
看你如何保住那“根基扎实”的名声!这院试案首的宝座,该易主了!
绝境!真正的绝境!
就在这内外交困、精神即将崩溃的边缘—— “嗡——!”
识海深处,那轮沉寂的帝经金轮,仿佛感受到了主人强烈的意志与危机,骤然加速旋转!
柔和而浩大的金光瞬间弥漫开来!
一股清凉的气息如同甘泉,瞬间涌入萧辰混乱的脑海!
帝经超强记忆检索,启动!
刹那间,无数与“郑伯克段于鄢”相关的典籍原文、历代注疏、名家评点,如同浩渺星河般清晰无比地在帝经金光中浮现、排列、组合!
《左传》的叙事细节,《公羊传》的“大复仇”论,《谷梁传》的“甚郑伯之处心积虑”,乃至后世董仲舒、何休、杜预等大儒的精辟论断…所有信息被瞬间梳理、归类、提炼出核心要义!
帝经深度解析,启动!
现代逻辑思辨能力,如同最精密的解剖刀,融入帝经的解析金光之中!
郑庄公?
不,他不再是史书中简单的符号!
帝经结合现代政治学、心理学视角,瞬间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形象:一个在母亲极端偏袒阴影下成长的君主,一个深谙隐忍权谋的政治家!
其“克段”行为,绝非简单的兄弟相残,而是权力与亲情撕裂下,对王权威胁的冷酷清除!
是“礼崩乐坏”时代,对“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宗法根基的极端维护!
其“掘地见母”的虚伪孝行,更是政治表演的绝佳案例!
一个“克”字,蕴含的是权力斗争的残酷本质,是人性在宗法制度扭曲下的异化!
思路瞬间贯通!如同拨云见日!
萧辰眼中精光一闪,再无半分迷茫与痛苦!
他猛地坐下,铺纸,提笔!
手腕虽因虚弱而微颤,落笔却如刀劈斧凿,力透纸背!
“论‘克’:非战,非诛,乃处心积虑以胜之也!
郑庄公者,忍人也!
忍于母,忍于弟,忍于天下悠悠之口!
其心可诛,其行可鉴!
《春秋》书‘克’,深责其处心积虑,骨肉相残,坏礼法之根基也!
然其终成霸业,亦可见权力倾轧之下,亲情伦理之脆弱!
此非一人之过,乃宗法崩坏之时代悲歌!”
开篇立论,石破天惊!
直指核心,剥开层层伪饰,直抵权力与人性的冰冷本质!
字字如刀,句句见血!
既有对经典微言大义的精准把握,又融入了超越时代的深刻洞见!
与陈文彦等人正在书写的、拘泥于“兄弟相争”、“郑伯失教”等陈词滥调相比,高下立判!
柳鸿儒的目光,第一次从陈文彦那流畅的笔锋上移开,落到了萧辰的卷面上。
当看到那开篇惊人之语时,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骤然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锐利光芒!
如同沉睡的苍鹰睁开了眼睛!
萧辰毫不停顿,笔走龙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