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溪草堂“慎独”二字带来的余韵尚未散去,清源县衙那场短暂却暗流汹涌的交锋也已落幕。
县尊王大人终究是宦海沉浮的老油条,面对萧辰递上的、盖着柳鸿儒私印的拜师帖副本(萧辰离开草堂前特意拓印了一份),再掂量着赵家送来的那份厚礼,最终选择了含糊其辞的“两不相帮”,只承诺会约束衙门胥吏,不介入“民间正常商事竞争”。
这结果虽不尽如人意,但至少暂时斩断了赵家伸向官府的爪子,为萧辰争取了喘息之机。
回到铸剑山庄临时小院,好消息接踵而至。
青芷姑娘脸上多日不见的愁云终于散开一丝,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大人!玄凤姑娘对冰寒之气的反应越来越明显了!
虽然还未苏醒,但气息平稳了许多,体内那股狂暴的雷火之力似乎被极致的冰寒暂时压制住了!
若能持续供应纯净的寒冰之气,再辅以药力,或许…真能吊住她这口生机!”
纯净的寒冰之气?
萧辰立刻想到了硝石制冰产生的寒气。
他立刻下令,在玄凤静养的密室旁,专门开辟一个小间作为“冰室”,用厚棉被和木板隔绝,只留一个小孔输送冷气。
将硝石制冰的陶缸搬入其中,匠户轮班操作,保证室内温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恒定状态。
丝丝缕缕带着硝石微味的寒雾透过小孔,持续不断地滋养着玄凤焦黑的身躯。
同时,萧辰也兑现了对柳鸿儒的承诺。
硝石回收循环之法,以及一份关于硝石分级管理、专营管控的条陈,由一名心腹青鸾卫,连同他亲笔书写、盖了县尉小印的信函,秘密送到了柳溪草堂。
此举不仅是为解决硝石隐患,更是向柳鸿儒表明自己并非空谈,而是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诚意。
三日后,卯时。
萧辰准时踏入柳溪草堂。
这一次,堂内不再是空寂一人。
除了柳鸿儒端坐主位,下首还坐着几位气质儒雅、年岁不一的男子,皆是柳鸿儒早年门生,如今或在地方为官,或在书院讲学,听闻老师收徒,特意前来“观摩”。
没有寒暄,柳鸿儒直接开始授课。
讲的并非四书五经,而是《资治通鉴》中一段关于前朝盐铁专营利弊的史论。
柳鸿儒引经据典,剖析入微,将一场千年前的国策之争,讲得鞭辟入里,直指核心——中央集权与民生凋敝的矛盾,官府垄断的效率与贪腐的滋生。
萧辰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帝经悄然运转,辅助他快速理解吸收这深奥的治国智慧,并结合现代经济学和制度理论,在脑海中不断印证、拓展、深化。
他偶尔提出的问题,角度刁钻新颖,直指要害,让在座几位“师兄”都暗暗心惊。
柳鸿儒眼中则不时掠过一丝赞许。
一堂课下来,萧辰获益匪浅,对古代政治经济运作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那套现代理念,若想在这异世界落地生根,必须找到与本土制度、文化相融合的切入点。
然而,刚回到铸剑山庄外围的棚户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名负责盯着萧家老宅动静的青鸾卫便带来了坏消息。
“大人!您三叔萧茂才…他又生事了!
这次,他联合了二房、四房的几位族老,还有您那位在县学做书办的堂兄萧文远,正在老宅祠堂召集族人!
说…说要重新厘定族产,尤其是您母亲留下的那几亩上好水田的归属!
理由是…是您不务正业,行商贾贱业,败坏门风,更有‘牝鸡司晨’之嫌(指玄凤、紫凤等女子在您身边),恐招灾祸,连累全族!
要您…将名下产业和田地,交由族中‘统一管理’,以‘光耀门楣’、‘保全宗族’!”
萧辰眼中寒芒一闪!这萧茂才,还真是阴魂不散!
刚在铸剑山庄外被自己用律法和证据打趴下,转眼就换了更阴毒的招数,扯起了宗族伦理的大旗!
看来上次的教训还不够深刻!
“走!回老宅!”
萧辰声音冰冷。
这一次,他要彻底解决这个家族毒瘤!
萧家老宅祠堂。
青烟缭绕,祖宗牌位森然肃穆。
祠堂内挤满了萧家族人,气氛压抑而凝重。
三叔萧茂才站在祠堂中央,虽然脸上还带着上次被当众揭穿的尴尬和一丝畏惧,但更多的是被煽动起来的激愤。
他身边站着二房族老萧守业(须发皆白,拄着拐杖,一脸肃穆)、四房族老萧守财(眼珠乱转,透着贪婪),以及穿着体面长衫、一脸“正气凛然”的堂兄萧文远。
“…列祖列宗在上!”
萧茂才声泪俱下(表演成分居多),“我萧家虽非名门,也曾是镇北侯府旁支,诗书传家!
可如今,辰哥儿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修身齐家,报效朝廷,反自甘堕落,操持商贾贱业!
与市井之徒厮混!
更让来历不明的女子(指玄凤、紫凤)登堂入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