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师叔的课程,为林清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他不拘泥于枯燥的步骤,而是从丹药的色泽、丹纹、香气入手,引导弟子们去感受丹药中蕴含的灵力流转与药性平衡。这让林清瑶对丹道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冰冷的步骤,而是多了一份审美和直觉。
然而,丹道入门的学习绝非易事,在初学班,林清瑶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
“一看就会,一炼就废”。
控火,成了横在她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她那炼气一层的微薄灵力,连最基础、要求灵力瞬间爆发的小火球术,都施展不出来。
无奈之下,她只能和其他同样灵力不济的弟子一样,使用最笨也最烧钱的方法——
用符纸生火。
看着那张价值半块下品灵石的“引火符”在炉底化为灰烬,林清瑶的心都在滴血。
这哪里是在炼丹?分明是在烧灵石!
照这个速度下去,她觉得自己迟早得端着破碗,蹲在坊市门口要饭去。
处理材料更是繁琐到了极致。
洛师叔要求他们先从最普通、最坚硬的山石开始研磨,目标是得到细如尘埃、毫无颗粒感的粉末。
这不仅是力气活,更是对耐心和细心的极致折磨。她看到有会法术的弟子,指尖泛着微弱的金光,动用金系灵力附着在石杵上,研磨起来“沙沙”作响,效率何止倍增。
而她什么法术也不会,只能依靠纯粹的腕力和耐心,一下,一下,直到手臂酸麻。
几次实践课下来,她几乎一事无成。控火靠烧钱,研磨靠体力,当初在灵植课上那种游刃有余、遥遥领先的自信,在丹炉和石臼面前,被打击得七零八落,散了一地。
她甚至能感觉到,班里一些出身较好的弟子,看她这个“五灵根插班生”的眼神,带着若有若无的轻视。
深夜,林清瑶揉着发酸的手腕轻声叹息,云静师叔所赠的“云雾茶”,和她自己的“净心酒”,成了她最好的慰藉,总能让她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相比之下,她在另外两门课程上则稳步前进。
《功法基础》的明心师叔讲解的灵力运转法门、周天循环要点,让她对自身力量的理解更加深入。虽然五灵根资质限制了她的修炼速度,但这扎实的理论基础,让她在操控灵力时,多了一份知其所以然的通透感。
《修真六艺入门》的余师叔,课程依旧天马行空,符箓、阵法、御兽、卜算皆有涉猎,极大地开阔了她的眼界。
她开始明白,丹道并非孤立存在,高阶丹药的炼制往往需要阵法辅助聚灵、符箓控制火候,甚至对炼丹环境的天地运势都有所讲究。
这一日,《功法基础》课后,明心师叔罕见地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目光扫过台下弟子,缓缓道:
“修行之道,功法为基,术法为用。尔等引气入体已有时日,于功法运行应有初步体会。然空有灵力,若无运用之法,如同空有宝山而不知门径。”
他顿了顿,继续道:
“宗门的藏真阁一到二层,收录有诸多适合炼气期的基础术法。诸如《轻身术》、《御风诀》、《基础五行术法》等,皆可助尔等更好地掌控灵力,护持道途。”
“藏真阁……”
台下响起一片低语,弟子们眼中都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谁不想多学几手玄妙的法术傍身?但很快,现实的冷水便泼了下来——
藏真阁最便宜的功法也要一百下品灵石,稍好一些的就要上千灵石,对他们这些尚未出师的悟道院弟子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明心师叔的目光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林清瑶身上,语气带着提点之意:
“林清瑶,你于灵力操控上颇有韧性,根基也算牢固。况且,你还有掌门特许的三次免费挑选功法的机会,切莫浪费了。”
他略一沉吟,语重心长地补充道:
“老夫建议你,选一门扎实的基础心法,再配一部攻伐之术,一部护身之法。此乃最稳妥之道,莫要学旁人贪快求奇。你乃五灵根,道基……更是重中之重,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这番话,如同惊雷划破迷雾,瞬间照亮了林清瑶困顿的心境!
是了!百里珩之前就提醒过她!
她这些日子只顾着埋头冲刺丹道,竟把掌门赐下的这份天大机缘给忘了!
连一部像样的根本心法都没有,还谈何精进?拿什么去驾驭丹火?这分明是捧着金碗在要饭!
一股混合着懊恼与急切的情绪涌上心头,让她几乎坐不住。
“必须去藏真阁!现在就去!”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燎原,瞬间席卷了她的思绪,再也无法压制。
她刚等到下课钟声响起,便已收拾好东西,向明心师叔投去感激的一瞥,随即转身,步履匆匆地朝着藏真阁的方向赶去。
藏真阁坐落于主峰与洛书峰交界处,一处云雾缭绕的僻静山谷,飞檐斗拱在缭绕的云气中若隐若现。
与悟道院的清雅、启蒙堂的温馨截然不同,此地自有一股沉淀了岁月与知识的庄严肃穆之气,令人靠近时便不自觉屏息凝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