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平儿在秦易怀中醒来,只觉浑身酸软,心中却满是前所未有的踏实与甜蜜。
她悄悄抬眼,望着近在咫尺的俊朗面容,想起昨夜的缠绵,脸颊不禁又飞起红霞,动作极轻,生怕惊扰了身旁之人。
秦易却在她微动时便已醒来。
他生物钟素来精准,即便深夜方眠,到点也会清醒。
睁开眼,正对上平儿那双含羞带怯、又盈满幸福的眸子。
“爷,您醒了?”
平儿声音柔婉,带着初为人妇的娇媚。
“嗯。”
秦易应了一声,手臂依旧揽着她,并未起身。
他需些时间彻底消化脑海中庞大的“萧何英魂”。
这股知识洪流并非死记硬背的条文。
而是近乎本能的思维方式与管理智慧,涵盖对人、财、物、制度、时机的精妙把握。
平儿见他目光深邃似在沉思,便安静依偎着,不敢打扰。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帐上,屋内静谧而温馨。
片刻后,秦易收回心神,看向平儿,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既已醒了,便早些梳洗。今日你随我去龙禁卫筹建处。”
平儿微微一怔。
龙禁卫筹建处是军机要地,她一个内宅妇人。
但旋即明白,这是秦易对她能力的认可与信任,更是要赋予她重任。她立刻应道。
“是,爷,平儿这就准备。”
用过早膳,秦易骑马,平儿乘轿,一行人出了侯府,直奔城西的龙禁卫筹建处。
此地原是废弃的京营校场,如今划拨给秦易使用。
尚未靠近,便听得里面传来嘈杂人声、搬运物资的号子声,显得有些混乱。
进入营区,只见空地上堆满各类物资,木材、石料、军械、粮草混杂一处,管理颇为粗放。
前来报到的兵卒三五成群,无人引导,显得无所适从。
几个文吏模样的官员围着几张破桌子,对着厚厚的账册抓耳挠腮,面露难色。
负责日常协调的是秦易从边军带来的老部下赵虎,勇武有余,处理繁琐事务却早已焦头烂额。
见秦易到来,他如蒙大赦,赶紧迎上来,苦着脸道。
“侯爷,您可来了!这……这账目对不上,人手调配不开,物资领取混乱,末将实在是……唉!”
秦易目光扫过混乱场面,神色不变。
若在昨日,他或许也觉棘手,需费大力气梳理。
但此刻,纷乱场景在他眼中仿佛自动分解成一个个模块。
人员管理、物资仓储、账目财务、工程建设。
问题根源一目了然,缺乏统一规划、流程不清、权责不明。
他未斥责赵虎,转而对身旁的平儿道。
“平儿,你看此地情形,有何想法?”
平儿带着帷帽,遮住俏丽的容颜。
她本就心思缜密,一路行来已细心观察,加之协助王熙凤管理荣国府时积累了大量经验,此刻谨慎答道。
“爷,此处看似混乱,实则根源在于‘无序’。物资入库无记录,领取无章程,兵卒报到无引导,做事无流程。若能立下规矩,分派专人各司其职,情况当能好转。”
秦易眼中闪过赞许。
平儿的观察与他判断不谋而合,且能从具体现象看到管理本质,确实是可造之材。
这更坚定了他培养平儿成为自己内政臂助的决心。
“说得不错。”
秦易点头,随即对赵虎及几个文吏道:“所有人,校场集合。”
片刻后,校场上聚集了筹建处所有人员,包括军官、文吏、工匠及已报到的数百名兵卒。
众人见秦易面色沉静、不怒自威,都屏息凝神,不敢喧哗。
秦易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他未高声呵斥,那股源自吕布英魂的凛冽气势,混合着新得的萧何般的沉稳,形成奇特的压迫感,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龙禁卫,乃陛下亲许、本侯亲掌的新军。”
秦易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校场。
“旨在打造精锐之师,护佑京畿,拱卫社稷,而非乌合之众的聚集地!”
他顿了顿,续道:“今日之混乱,本侯看在眼里。错不在尔等尽力办事之人,在于制度未立,章程未明。从即刻起,一切须按新规行事!”
接着,秦易凭借萧何传承的智慧,发布一系列清晰明确、环环相扣的指令。
“第一,设立‘人事司’。即刻登记所有已报到人员姓名、籍贯、特长,造册管理。新到者先至人事司登记,再由司内人员引导至所属营房、领取基本物资。赵虎,你暂领人事司主事,挑选三名机灵识字的兵卒协助。”
“第二,设立‘物资司’。所有入库物资,必须登记品名、数量、入库时间,由物资司出具凭证。领取任何物资,需有所在分队队正签字、并经本侯或本侯指定之人批准,凭条领取。物资需按类别分区堆放,设立标识。账目必须日清月结。”
他看向平儿,“平姨娘暂领物资司稽核之职,负责监督账目清点、核对出入库凭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