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的变化,香菱全都看在眼里。
她真心为平儿感到高兴,也觉得侯府有了平儿姐姐打理,越发像个样子了。
这夜,香菱端着刚炖好的莲子羹来到平儿房里。
见她还在灯下写着什么,便嗔怪道。
“平儿姐姐,侯爷都让你早些歇了,你怎么还忙呢?快尝尝这莲子羹,最是安神。”
平儿放下笔,笑着接过。
“多谢妹妹。就快好了,把这些事项列个章程,明日吩咐下去也便宜。”
两人坐在灯下,吃着莲子羹,说着闲话。
香菱看着平儿日渐沉稳干练的气度,忽然叹道。
“平儿姐姐,你真厉害。能把府里打理得这样好,连侯爷都夸你呢。不像我,笨手笨脚的,只会做些针线,炖些汤水。”
她的语气里带着真诚的羡慕和一丝小小的自卑。
平儿拉住她的手,柔声道。
“傻妹妹,说什么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好处。你的针线是府里最好的,炖的汤羹侯爷也最爱喝。这府里啊,离不开你的巧手和温柔。咱们姐妹俩,是各有所长,互相帮衬。”
香菱听了,心里甜甜的,笑道。
“姐姐就会哄我开心。”
她顿了顿,眨着大眼睛,压低声音道。
“姐姐,你说……侯爷他……是不是很喜欢你啊?”
平儿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嗔道。
“胡说些什么!侯爷是主子,我们是奴婢,怎可妄加揣测主子的心意?侯爷对我,不过是看重我能打理事务罢了。”
“才不是呢!”香菱反驳道。
“侯爷看你的眼神,和看别人不一样!而且,侯爷把那么重要的事都交给你,这就是信任和喜欢啊!我看啊,说不定很快,姐姐就能……就能有个名分了呢!”
她说着,自己也有些害羞起来。
平儿的心怦怦直跳,嘴上却道。
“越说越离谱了!能留在侯府,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帮侯爷和奶奶分忧,我就心满意足了。其他的……不敢奢求。”
话虽如此,但香菱的话,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她平静的心湖,荡起层层涟漪。
名分……她真的不敢想吗?
或许内心深处,也曾有过一丝微弱的期盼。
但更多的是不安和惶恐。
她出身低微,如何能配得上那般耀眼的侯爷?
香菱见平儿神色变幻,知道她心思重,便不再多说,只是笑嘻嘻地道。
“不管怎样,姐姐能留下真好。咱们以后一直在一起,陪着侯爷和奶奶。”
平儿看着香菱纯净的笑脸,心中温暖,点了点头。
“嗯,一直在一起。”
这一夜,姐妹俩的卧谈,让平儿的心绪更加纷乱。
那份深藏的情感,似乎快要破土而出。
又过了几日,秦易忽然将秦可卿请到书房,屏退左右。
“姐姐,我欲正式纳平儿为妾,你意下如何?”秦易开门见山。
秦可卿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是好事啊!平儿那孩子,模样、性情、能力都是极好的,对你又一心一意。能给她个名分,也是应该的。只是……”
她犹豫了一下,“她的出身,还有以前在贾府那边……怕是会有些闲言碎语。”
“闲言碎语?”秦易嗤笑一声。
“我秦易纳妾,何须在意他人嚼舌根?姐姐只需问问平儿自己的意思便可。”
秦可卿笑道:“这哪里还需要问?平儿的心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能得你青睐,是她的福气。我这就去安排,虽说是纳妾,但也不能太委屈了她,该有的礼数都得有。”
于是,秦可卿亲自去找了平儿,将秦易的意思委婉地说了。
平儿听完,整个人都呆住了,仿佛被巨大的惊喜砸中,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只有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傻孩子,这是喜事,哭什么?”
秦可卿笑着帮她擦泪,“易哥儿是个重情义的,你好好跟着他,日后自有你的好日子。”
平儿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跪下。
“平儿……平儿谢奶奶成全!谢侯爷垂怜!”
声音哽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幸福。
消息很快在侯府内传开。
下人们纷纷向平儿道喜,态度更加恭敬。
香菱更是高兴得如同自己得了喜事一般,围着平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秦易纳妾,自然不需大操大办,但该有的仪式还是要有。
选了吉日,准备了简单的聘礼,由秦可卿作为长辈,正式向平儿“纳彩”。
仪式虽简单,却郑重。
平儿穿着新衣,接受了聘礼,向秦可卿和端坐上的秦易行了礼。
从此,她便不再是身份尴尬的“管事姑娘”,而是名正言顺的“平姨娘”。
是夜,侯府主院内张灯结彩,虽无外客,却也洋溢着喜庆气氛。
新房内,红烛高烧。
平儿穿着大红嫁衣,头戴珠冠,坐在床沿,心跳如擂鼓。
她从未想过,自己还会有穿上嫁衣的这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