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与蓝星在业务上有明显的交叉重合。
看看那些互联网公司就明白了,蓝星出现在哪,红山往往也紧随其后;红山布局的地方,蓝星也绝不会缺席。
这两家资本巨头,经常被人拿来比较调侃:
到底谁才是互联网领域的真正霸主?
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推手,高育良看到这条新闻时,嘴角微微上扬。
“你还会不会走老路呢?”
如果他踏踏实实地发展,高育良不介意继续给予支持;但如果他重走老路,那高育良也绝不手软。
表面上看,他的麻烦是与某家国企的业务争夺,
但深层次原因,其实是资本外流的问题。
拿着国内的资金,
却在世界各地疯狂扩张投资,
不收拾你收拾谁?
高育良也想看看,他接下来会怎么走。
那几百亿、上千亿的投资,
对他而言,不过是一纸签字而已。
只要他按部就班地发展,自然是皆大欢喜,
既有利于汉东,也有利于全国经济。
可要是他还像以前那样,
呵呵……
高育良也没什么损失。
那就拿你现有的资产来偿还吧!
想跑?你能往哪跑?
除非你能把所有公司都搬出国。
显然,这并不现实。
一旦发现什么风吹草动,高育良就会立刻出手。
让汉东这边的银行收紧贷款,
其他省份的金融机构,他也会打个招呼,相信这些人还是会给他几分薄面。
没有银行的支撑,地产行业又如何运作?
这就是高育良如今的权力。
他已经彻底跳脱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官员角色。
他掌握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权力。
虽然高育良本人身上连个几万块都拿不出来,甚至口袋里连一张百元钞票都没有,
但只要他愿意,
他可以迅速将一个普通人推上百亿富翁的位置。
快则一个月,慢则半年。
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
凡是经高育良签字的文件,
只要内容涉及某项政策或行业,
那它就等同于汉东省的正式政策。
当时间进入四月中旬,
天气逐渐升温,
汉东这潭原本平静的湖水,也开始泛起涟漪,一些人的心,也随之躁动起来。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京海那边的动向。
由骆山河牵头的巡视组,
从进驻京海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
经过一路的巡查和取证工作,
在4月5日,京海市韦副书籍兼市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省韦立案调查。
到了四月中旬,确切地说是4月15日,
汉东省纪委的行动速度令人咋舌,
也让大家第一次切实感受到,
高育良上任之后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以往,一个地级市市长从调查取证、核实问题、公布结果,到最终处理,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或更久。
过程中通常还会先调离原职,调往其他地方任职,
为的是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但这次赵立冬的情况完全不同。
从开始调查到证据确凿,前后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
从核实问题到最终处置,
整个流程加起来还不到半年。
赵立冬甚至是在任职期间被直接查处的。
而且,这还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根据汉东省电视台和省官方媒体发布的通报,
京海市韦副书籍、市长赵立冬;
京海市韦常委、常务副市长;
京海市韦常委、宣传部部长;
一位副市长,以及市正府秘书长等十几位相关人员,都被牵连其中。
这也是高育良上任以来首次如此雷厉风行地出手,
该处理的处理,
该调查的调查,
该调动的调动,
该退休的退休。
短短七天时间,京海市便经历了一场剧烈震荡。
这一切都源于当地爆发的重大变故。
短短半个月内,市长、两名市韦常委、副市长,以及十余名正县级干部接连出事。
这起事件震动了上层。
都察院的钟副院长甚至亲自致电高育良。
通话中,他反复强调:
“京海的事情,是一个警钟。”
“汉东省韦、省正府必须认真吸取教训。”
“要稳住局面,防止类似情况在别处发生。”
“务必尽快补强京海的领导班子。”
不仅如此,连内阁也专门打了招呼。
紧接着,人事院也传来指示。
各方的核心意思只有一个:
京海不能乱。
必须尽快补齐关键岗位的人选。
这样的意图,高育良自然心知肚明。
具体要怎么动?他还没完全拿定主意。
可就在他还在物色人选时,上面已经空降了一位市长到京海。
至于那两个市韦常委职位,某些人虽然有想法,但插手不了。
电话里,高育良语气含蓄地表明态度:你要是敢硬塞人进来,我就有办法让他待不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