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旁人说出这番话,上头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可这话从高育良嘴里说出来,没人敢不掂量掂量。
毕竟,京海是他的地盘。
真要逼急了他,别说两个常委、一个副市长。
就连那位刚空降下来的市长,结局如何,恐怕谁也预料不到。
高育良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
“我不是汉东王,也无意做汉东王。”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
但如果你真的相信这话……
呵呵……
那你可真是天真。
正因如此,他的意见没人敢不慎重对待。
也有些人暗自庆幸:
还好……
打来电话的是人事院的副院长。
这位副院长级别与高育良相当。
让他出面联系,也是一种试探。
倘若由院长亲自打电话,高育良或许嘴上客气,但背后动作恐怕会相当“讲究”。
而在平级之间沟通,反而更容易拿捏分寸。
随着京海岗位的大范围调整,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事实:
他要开始行动了。
甚至目标直指赵立春。
远在北京的赵立春此刻也有些坐立不安。
弟弟被查,骆山河调往绿藤市,高育良亲自带队进驻吕州。
而吕州和绿藤,正是赵立春的老根据地。
高育良此去吕州的目的很明确:
为“老大”铺路,积累政治资本。
目前京海的关键岗位基本安排妥当。
除了市韦常委、宣传部长由周桂梅接任外,其余多为本地提拔。
唯有一个职位尚存争议——市韦常委、常务副市长。
这件事被高育良压了下来。
他自有考虑。
吕州的事必须尽快处理完毕。
老大有了政绩,争取破格提拔才有希望。
等这一切稳定下来,再让他回京海长期驻守。
老大是1986年生人,今年才28岁。
若能在京海待上十年,到了2024年也不过38岁。
届时凭借京海的发展势头,他完全有可能升任汉东省韦常委、京海市韦书籍。
接下来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高育良才急于推进此事。
拖得越久,变数越大。
老大能积累的功劳就越有限。
而且,他至少要在那个位置上干上五六年,甚至七八年。
这其实也是提拔过快带来的后遗症。
要不是实在没人可用,高育良也不想让他这么快上位。
可京海牵涉的利益太深,必须有自己人坐镇。
而说到心腹,又有谁能比得上“老大”?
他与高育良的关系,在上层也不是秘密。
只要他坐在京海那个位置,就代表着高育良的态度。
哪怕你再有能耐,是来自别处的强龙,
也得在我这地盘上规规矩矩地趴着。
否则,高育良这只地头虎绝不会让你好过。
领导此行的关键目的,
就是为了防止某些人暗中动手脚。
另外就是关于易学习的事。
吕州的问题处理完毕之后,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稳住京州的局面。
李达康在京城的威信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京州市韦常委一共十一人,其中八人原本都是赵立春的人,如今已全部转为支持李达康。
这种人事格局对京州的整体稳定并不利。
到了四月底,
吕州月牙湖美食城突然被查封。
紧接着,山水集团在吕州的所有项目全部停工,相关公司负责人也都被带走调查。
到了五月初,山水集团被正式定性为违法企业。
五月中旬,
赵瑞龙因涉嫌经济犯罪,在老粤海关被拘捕。
没过几天,
绿藤市市长谢中林被汉东省韦审查。
随后,汉东省韦常委、常务副省掌王政,省韦常委、统战部长秦兴文,
这两位高层的职务突然发生变动。
王政调任淮东省,担任正厅级副主任。
秦兴文则调往南湖省,担任正厅级副主任。
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
淮东省副市长秦思卉接到通知,调任汉东省,出任省韦常委、常务副省掌,接替王政的职位。
对她而言,这次调动无疑是一次晋升,
从一名普通副省掌,一步跃升为省韦常委、副省掌。
要知道,体制内有句老话:
“当官不当副,当副也要当常务。”
常务副职,意思就是一把手不在时,你就是实际负责人。
目前汉东省的省掌由省韦书籍兼任,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多数时间都在省韦。
她这个常务副省掌名义上是省正府的第二把手,
但实际上,已经等同于省掌的角色。
而省掌头上,自然是省韦一把手。
喜欢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