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达康急忙回应:“高省长,我正在前往八号矿的路上,京州市委的救援队伍也在赶往现场。”
高育良语气沉稳地说:“省里的救援队已经出发了,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控好舆论动向。
堵不如疏,要掌握节奏,记住,适当的舆情还是必要的。”
“但这些舆情必须导向正确方向。”
李达康听后,脸上浮现一丝敬佩,不愧是高省长,思虑如此周密。
他立刻回应道:
“高省长说得有理,堵不如疏,越想压下去,反而越容易激化问题。
我们应当引导舆论走向,让它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事故中的人祈福。”
……
此时,刚离开京州地界的沙瑞金,
也恰好收到了消息,还是省纪委书记田国富亲自打来的电话。
如果不是田国富,他可能还不知道此事。
沙瑞金当即让司机找最近的出口调头返回。
同时,他拨通了京州市一把手的电话。
“达康书记,到底发生了什么?”
“沙书记,我正在赶赴现场,市委已成立临时救援小组,救援力量也已就位,高育良省长那边也已经出发前往事故地点。”
“务必控制住现场局势,尤其是媒体方面。”
“明白,沙书记。”
吃过一次亏的李达康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他先打了个电话给京州电视台,又联系了宣传部的周部长,叮嘱她一定要注意舆论导向。
紧接着,他联系了京州公安局的赵东来。
眼下,重点在网监部门。
一旦网上出现任何相关消息,
必须第一时间处理,能删则删。
很多时候,一旦信息扩散到网络上,
哪怕原本是正面的,也容易被曲解。
流言蜚语,不可不防。
因此,目前最要紧的两件事:
一是迅速组织救援。
二是控制舆论的传播。
此时,沙瑞金也不由得感叹:
“不愧是本地势力,消息来得就是快,事情刚发生不久,育良省长就已经行动了。”
当然,这件事也让沙瑞金心中有所触动。
他在汉东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
这种突发事件,他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这让沙瑞金作何感想?
最关键的是……
高育良没有向他汇报情况,
甚至连省委的常委们也没有一个通知他。
他得知消息,还是靠田国富打电话过来。
坐在副驾驶位置的白秘书轻声解释:“领导,京州中福集团的副总经理石红杏同志,是高省长以前的学生。”
这番话其实已经点明了原因。
高育良之所以比您先一步掌握情况,
主要是因为他在这件事上有熟人。
不然,您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人。
“原来如此……”
听了这话,沙瑞金才不觉得奇怪了。
为何高育良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至于怎么确认高育良确实比他先知道,
也很简单——
就在沙瑞金准备调度时,
省委、省政府已经派出救援小组,
能在汉东做到这一点的,除了他,
也只有高育良能做到。
京州,八号矿区。
原本布满煤灰的矿场,
如今已搭建起十几个临时帐篷。
消防车、警车、推土机、挖掘机、救护车……各类车辆加起来近百辆停在周围。
大量警察拉起了警戒线。
京州该区的主要领导已全部到场。
他们此刻都聚集在中间的大帐篷里,围绕着一张简易桌子上的图纸,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高省长来了……”
帐篷外突然传来一声通报。
众人纷纷停下讨论,
整齐地走出帐篷迎接。
很快,一辆奥迪缓缓驶入现场,身着夹克的高育良走下车。
“高省长……”
“高省长……”
众人热情地打招呼。
但高育良却没有回应,脸色凝重,直接问道:
“你们都在这干嘛?谁是救援组的负责人?”
“高省长,我是……”
很快,一位中年男子走了出来。
高育良急忙问道:“跟我说说现在的情况,救援工作安排得如何了。”
“高省长,事情是这样的。”
救援组的负责人随即开始汇报现场的情况。
八号矿的主管也将情况一一陈述。
综合各方信息后,高育良心中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八成事情真的如他所料。
好在那个混账还没有彻底失去理智。
在高育良的统筹指挥下,
救援行动正在井然有序地推进。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
救援指挥部就已与井下取得联系。
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打通矿井的垂直通道,放下救生吊篮,将受困人员逐步提升上来。
“现在情况如何……”
这时,沙瑞金终于赶到了现场。
“沙书记……”
“情况是这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