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宠信和珅:“天下第一贪”的诞生
乾隆这辈子,干得最糊涂的事儿之一,就是宠信和珅。这和珅,那可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大贪官,被称为“天下第一贪”,名气大得就像一颗超级巨星,不过这名声可不是啥好名声。
和珅刚开始当官的时候,那也是个精明能干的主儿,办事能力特别强,就像一个万能钥匙,不管啥事儿,到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他总能把乾隆交代的事儿办得妥妥当当,深得乾隆的欢心。乾隆交代他办一件事,他不仅能按时完成,还能办得超乎乾隆的想象,把乾隆哄得那叫一个开心,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得力助手。可这人心啊,一旦被贪欲蒙蔽,就容易走歪路。和珅尝到了权力和金钱的甜头后,就像着了魔一样,开始大肆贪污受贿,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卖官鬻爵,把官场搞得乌烟瘴气。只要你给够钱,就能在他这儿买到一官半职。那些花钱买官的人,心里想的可不是为老百姓做事,而是想着上任后怎么把花出去的钱捞回来,于是就拼命搜刮老百姓,搞得民不聊生。而且,和珅还特别会做生意,他就像一个商业奇才,开了好多当铺、钱庄、酒楼。他利用自己的权势打压竞争对手,别人的生意都被他挤垮了,只有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赚得那是盆满钵满。他的当铺,利息高得吓人,好多老百姓为了救急把家里的东西拿去典当,最后都赎不回来了。他的钱庄,操纵着金融市场,让好多商人都得听他的话。他的酒楼,那也是高档豪华,只有达官贵人能去消费,里面的消费高得离谱,可还是有人为了讨好他,不惜花大价钱去那里请客吃饭。
野史上说,和珅家里的财富多得吓人,什么金银财宝、古玩字画,堆满了好几个大宅子。据说他家里的银子,比国库里的还多。有人估算过,和珅被抄家时,他的财产折合白银大概有八亿两到十一亿两,这数字,简直让人惊掉下巴,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这得是多少钱啊,足够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乾隆呢,对和珅的贪污行为,那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放任和珅在那儿疯狂敛财。这就好比家里养了只大老鼠,主人却装作没看见,任由它把家里的粮食都偷光,还觉得这老鼠挺能干,能给自己带来不少乐趣。乾隆可能觉得和珅能帮他解决很多麻烦事儿,又能逗他开心,所以对他的贪污行为就选择了忽视,却不知道和珅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把大清的根基都给腐蚀了。
六、官场腐败:从上到下的“烂摊子”
乾隆时期的官场,那真是腐败透顶,从上到下,就像烂透了的苹果,没有几个好的,简直就是一个大染缸,把所有人都染得漆黑一片。这主要原因,还得归到乾隆身上。他自己奢侈享乐,下面的官员自然有样学样,觉得皇帝都这样,我们干嘛不跟着享受享受。
那些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乾隆,每次乾隆下江南,或者遇到啥庆典,都像疯了一样使劲儿搜刮民脂民膏,把老百姓的血汗钱都给榨干了。他们给乾隆送各种珍贵的礼物,什么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只要是能想到的好东西,都往乾隆那儿送。送完礼后,他们为了把送出去的钱捞回来,就变本加厉地剥削老百姓。老百姓被压榨得苦不堪言,日子过得是水深火热。有的老百姓家里本来就穷,被官员这么一搜刮,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出去乞讨。可这些官员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依旧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而且,乾隆后期,对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那是越来越纵容。只要官员能把表面功夫做好,把他伺候舒服了,就算有点贪污行为,他也不怎么追究。这就导致官场风气越来越坏,贪污受贿成了家常便饭,卖官鬻爵更是公开的秘密。整个大清官场,就像一个大泥潭,那些本来正直的官员,进去了也很难保持清白,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排挤出去。
比如说,有个地方官,为了给自己捞政绩,虚报当地的粮食产量,说老百姓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粮食。乾隆听了很高兴,觉得自己治理有方,还给他升官。可实际上,当地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好多人都逃荒去了,路上到处都是饿得皮包骨头的灾民。这种欺上瞒下的事儿,在乾隆朝那是屡见不鲜,可乾隆却被这些虚假的繁荣景象给蒙骗了,还以为自己统治下的大清一片太平盛世呢。他每天听着官员们的阿谀奉承,根本不知道下面的老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觉得自己是个伟大的皇帝,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却不知道大清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
七、闭关锁国:自绝于世界的“鸵鸟政策”
乾隆在位的时候,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各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就像开了挂一样。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工厂里机器轰鸣,火车在铁轨上飞驰,轮船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可乾隆却像只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面的世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